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重症监护护理: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守门人”

2025-07-28 09:26:05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明文芳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最接近死亡的战场,也是守护生命最后希望的堡垒。在这里,重症护理人员如同“生命守门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持续监测、精准操作、快速反应,争分夺秒与死神较量。他们不仅承担着高度技术性的护理任务,更在危重患者最脆弱的阶段给予温度和力量。重症监护护理不仅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责任感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

  一、严密监测与及时干预是基础职责

  重症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剧烈,常需借助多种监护设备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如心电监护、呼吸机、动脉血气分析仪等。护理人员需实时读取、判断、记录数据,依据指标变化判断病情走向,并在异常出现时立即通知医生或启动急救措施。护理工作不能仅依赖机器,还需高度敏感的临床观察力,如皮肤颜色变化、瞳孔反应、尿量波动等,这些微小表现往往预示潜在风险。

  二、个体化护理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基础疾病、并发症和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护理计划需个体化制定。护理团队需熟悉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反应、感染风险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精准设定护理目标与操作细节。包括体位管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皮肤保护等方面,护理措施需科学安排且灵活应变。患者状态一旦发生变化,需迅速调整护理重点,例如加快康复性活动,或强化镇痛与舒适护理。

  三、重视人文关怀减轻心理压力

  重症监护环境封闭、设备密集、气氛紧张,患者常因恐惧、孤独产生焦虑甚至谵妄。护理人员需主动沟通,给予关心与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任感。对于意识清醒但语言受限的患者,应通过眼神、手势、文字等方式协助表达,减少无助感。允许家属适度探视或借助视频方式联系,有助于缓解心理负担。对濒危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尊重、维护尊严,支持家属完成心理准备与善终沟通。

  四、多学科协作构建高效护理体系

  重症护理并非孤立完成,而需与医生、药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多学科协同。护士在患者病情观察、药物使用、营养供给等方面提供一手信息,成为治疗决策的重要参考。在床旁交接、抢救配合、护理查房中,团队间通力合作,保证诊疗同步推进,减少差错与延误。护理管理者还需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模拟演练,提升团队应急反应能力。

  五、专业成长与心理调适同样重要

  重症护理工作强度大、压力高、风险多,护理人员需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与技术训练,掌握先进监护仪器与抢救流程。同时,也应重视自身心理调适,防止职业倦怠。合理排班、轮岗制度、心理疏导与团队支持机制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关键。医院管理者应营造支持性工作氛围,让护理人员在高压环境中获得认可、成长与归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