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黄金5分钟:记住“冲-脱-泡-盖-送”五步救命法
在日常生活中,烫伤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意外状况。无论是厨房中不小心打翻的热汤,还是孩子玩耍时触碰到热水壶,亦或是工业生产中的热液飞溅,都可能引发烫伤。而烫伤发生后的最初5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掌握正确的“冲-脱-泡-盖-送”五步法,能在关键时刻最大程度减轻伤害,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第一步:冲——及时降温,缓解伤痛
1.当烫伤发生时,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将烫伤部位放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这一步至关重要,冷水能迅速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皮肤温度,阻止热力继续向深层组织渗透,从而减轻损伤程度。
2.冲洗时,水流不宜过急过猛,以免对烫伤处造成二次伤害。一般使用常温的自来水即可,水温保持在15-20℃较为合适。冲洗时间至少持续15-30分钟,直到烫伤部位的疼痛明显减轻。
3.如果手部被烫伤,可将手放在水龙头下,让水流均匀地冲淋烫伤部位;若是腿部烫伤,则可以用盆接满冷水,将腿部浸泡其中,同时用干净的毛巾蘸冷水轻轻擦拭周围皮肤,辅助降温。
第二步:脱——小心去除衣物,避免粘连
1.经过冷水冲洗后,烫伤部位的皮肤温度有所降低,此时需要小心地去除附着在烫伤处的衣物。因为在烫伤初期,衣物可能会与皮肤发生粘连,如果强行撕扯,会撕破皮肤,加重伤势,甚至引发感染。
2.去除衣物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可以先从烫伤部位的边缘开始,一点点地将衣物掀开。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紧密,不要强行拉扯,可以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衣物,尽量保留与皮肤粘连的部分,避免损伤皮肤。
3.如果烫伤发生在手臂上,先用手轻轻捏住衣袖的边缘,慢慢向上提拉,观察衣物与皮肤的粘连情况。如果发现粘连,就停止提拉,用剪刀沿着衣袖的边缘,小心地将未粘连的部分剪开,再逐步处理粘连处。
第三步:泡——持续浸泡,巩固降温效果
1.在去除衣物后,如果烫伤面积较小且不太严重,可以将烫伤部位继续浸泡在冷水中。浸泡能进一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巩固降温效果。
2.浸泡的容器可以选择干净的盆或桶,水温同样保持在15-20℃。浸泡时间根据烫伤情况而定,一般为20-30分钟。在浸泡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烫伤部位的变化,如果发现皮肤出现苍白、起皱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浸泡。
3.如脚部烫伤后,在去除鞋袜和衣物后,将脚放入盛有冷水的盆中,让整个脚部都浸泡在水中。在浸泡过程中,可以适时添加冷水,以保持水温稳定。
第四步:盖——清洁覆盖,预防感染
1.完成浸泡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在烫伤部位。这一步的目的是保护烫伤创面,防止外界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侵入,降低感染的风险。
2.选择的覆盖物要干净、无菌,最好是经过消毒处理的纱布。如果没有纱布,也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但要注意毛巾不能有异味、污渍或掉毛。覆盖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按压烫伤部位,以免加重疼痛和损伤。
3.将消毒后的纱布轻轻展开,平铺在烫伤部位上,然后用胶布或绷带轻轻固定,但不要固定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如果烫伤面积较大,可以用多层纱布覆盖,确保创面得到充分保护。
第五步:送——及时就医,专业治疗
1.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伤者的平稳,避免颠簸和碰撞。如果烫伤部位在四肢,可以将肢体抬高,以减轻肿胀。同时,要随时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如果伤者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休克,应让伤者平卧,抬高下肢,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结语
烫伤后的黄金5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时期,五步法是科学有效的急救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这些知识,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安全意识,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