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高血压患者除吃药外日常饮食还需注意什么

2025-07-31 16:03:28 横州市校椅镇中心卫生院 陆桂娇

  高血压患者若能在严格遵照医嘱服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这便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发生同个人膳食结构有着密切联系,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的资料表明,通过合理的饮食干预后,收缩压能够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大致在4到6毫米汞柱,数值同某些降压药物的作用强度相近,这项研究按照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以及临床经验,全面归纳高血压病人饮食管理的关键因素,目的是给病人给予精确化并且标准化的指导计划,帮助他们达成血压水平长时间稳定的目标。经过这样的综合干预手段,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管理会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

  一、低盐饮食:钠钾平衡是关键

  从研究数据中可知,钠盐摄取过多是造成高血压的关键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建议是,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5克,可是我国居民实际的日均摄入量达到10.5克,远远超出这个推荐值,过多的钠离子会致使体内水盐代谢失调,给血管壁带来额外的压力,从而极大地加大高血压出现的可能性,很多研究显示,高盐饮食者的患病风险比一般人高出大约23%,想要有效地掌控血压水平,最好借助刻度定量的工具来限制盐分的摄取,比如每勺含有2克,把全天的总量设定成啤酒瓶盖平铺的高度,还要削减对酱油、味精以及腌制食品高钠调味品的依赖。

  二、低脂饮食:优化脂肪结构

  已有研究显示,膳食脂肪的摄取量与血压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饱和脂肪酸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发展,反式脂肪酸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对心血管健康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诸多临床研究显示,若把饱和脂肪的日摄取比例由总能量的10%削减到5%,收缩压大概会下降1.8mmHg,可以先挑选那些含有较多单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EPA和DHA等优质油脂,并且每日食用量不要超过25克,在平常做菜的时候,最好选用蒸煮炖类的低温烹调方法,尽量不用高温煎炸,这样可以抑制油脂发生氧化反应,缩减反式脂肪酸的生成风险。

  三、高纤维膳食:构建血管保护屏障

  膳食纤维凭借自身延缓糖脂吸收、协助调节胆固醇、加强其代谢及排泄的能力,在血压调节过程中显现出至关重要的降压效果,据有关数据表明,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摄取大约30克的膳食纤维,收缩压就有望降低5到10毫米汞柱间数量的程度变化趋势,在这其中所包含的心血管系统健康维系方面的积极贡献也变得越发突出起来,像燕麦含有5%,粗米则有3.4%的比例占到整个膳食纤维总量,而荞麦富含的芦丁同样属于一个不错的选择对象。西兰花每百克能给到人体补给上2.6克左右的这种物质成分,至于羽衣甘蓝,对于人们维持血压水平相对稳定的贡献度则是体现在另外一种形式当中,每百克可以带来3.6克左右的膳食纤维;食用菌种类里头诸如香菇、银耳也富含膳食纤维。

  四、科学饮水:硬水护血管

  当前学界关于水质因素和血压间关系的研究显得不够充分,需进一步深入展开相关研究工作,研究表明硬度较高的水质里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而钙镁元素却在调节人体血管平滑肌的舒缩功能时起到关键作用,如果缺乏就很可能发生如引起血管收缩异常等等的现象,从数据上来看,一旦饮用含总含量大于150毫克/升这样的水以后,高血压病症患病率就明显会下降大概30%的样子,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应该先考虑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天然矿泉水(钙含量≥80毫克/升、镁含量≥25毫克/升),或者是每天摄入量维持在1.5到1.7升左右的深层地下水。

  五、结语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干预是一项系统而长久的健康工程,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食物就是药物”这一观念的认识程度以及实际操作状况,建议患者形成定时记录膳食的习惯,参照家庭动态血压监测的数据,做到健康管理方案的动态调节和持续改良,针对那些血压波动较大或者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最好在临床营养专家的引导下制订专门的膳食规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