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血液从献血到输血经历了哪些过程?

2025-08-04 15:34: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覃碧静

  血液安全关乎生命安全,从献血者的献血,到最终输到患者身上,经历了一个严格监管、多步骤的过程,每一步都以确保血液安全为核心。主要经历过程如下:

  一、献血阶段

  献血者评估:包括年龄、体重、近期健康状况、旅行史、疾病史、用药史、高危行为史等,测血压、脉搏、体温,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血型等,评估符合献血标准者可献血。

  血液采集:采血使用一次性无菌血袋进行无菌操作。献全血量通常为200毫升、300毫升或400毫升,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在休息区观察10-15分钟。

  二、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

  病原体检测:(该环节最为重要)所有血液强制性严格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等重大传染病病原体标志物。使用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缩短“窗口期”(感染后病毒存在但抗体尚未产生的时期),极大提高安全性。检测要求使用不同厂家/原理的试剂进行两遍检测,且双人核对检测结果,只有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血液才能放行使用。若任何一袋检测阳性,该袋的血液及其关联成分全部销毁,避免任何风险流入临床。

  血型鉴定:ABO血型和RhD血型。

  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献血者血浆中是否存在针对他人红细胞的意外抗体。

  三、成分制备与贴签入库

  1.成分制备:使用大型低温离心机,根据血液各成分的比重不同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的成分主要有:

  悬浮红细胞:用于补充红细胞,治疗贫血、失血等。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后置于2-6℃冰箱,保存期通常为35或42天(取决于保存液)。

  冰冻血浆:在采血后规定时间内(通常是6或8小时内)速冻,含有凝血因子。置于-18℃或更低温度下储存。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1年,普通冰冻血浆保存期为4年。

  浓缩血小板:由多个单位全血分离出的血小板汇集而成,或通过单采血小板技术直接从一位献血者采集。需要在20-24℃恒温振荡条件下保存,保存期为5天。

  冷沉淀:由新鲜冰冻血浆在4℃融化后离心获得,富含纤维蛋白原、VIII因子等。速冻后于-18℃以下储存,保存期1年。

  2.贴签入库:检测合格且成分制备完成后,每个血液成分袋上均贴上包含唯一性条形码的标签,信息包括:献血编码(可追溯至献血者)、血液成分名称、血型、容量、采血日期、失效日期、储存条件。经过最终审核,被批准放行的血液进入库存系统,血液按照采血日期实行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出库。

  四、医院申领与临床输血

  1.医院申领:医院根据临床需求向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申领所需血型和成分的血液,经专用血箱冷链运输回医院输血科。运回的血液经核对无误后,按储存要求放入专用冰箱/保存箱。同时录入库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对血液进行实时温度监控和定期盘点库存。

  2.申请用血:

  申请:医生根据病情申请血液成分及血量并开具输血申请单,患者或家属签输血知情同意书。护士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一起送输血科。

  输血科精准配血:

  血型复检:复核患者血型(ABO血型和RhD血型)。

  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他人红细胞的意外抗体。

  交叉配血试验:将患者血液与献血者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是避免溶血反应的关键步骤,配血相合无输血禁忌症即可输注。对于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主要要求同血型输注即可。

  3.发血:临床医护人员携带提血单至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提血单信息进行发血。双方人员进行“双核双签”,即双方核对申请单、提血单、报告单上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观察血液有无异常,核对正常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领走血液。

  4.输血前核对:(极其关键!在床边由两名医护人员进行)

  “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质量(颜色、有无凝块、渗漏等)、输血装置完好性。

  “八对”/“十对”: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病案号、血型(患者和供血者)、血液编码、血液成分、血量、交叉配血结果等,所有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给患者输注。

  5.输血:使用一次性输血器且无菌操作进行输注,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15分钟要缓慢滴注,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开始时间、生命体征、输血过程情况等。

  从献血到输血,经过层层筛查、精密检测、精准匹配及最后准确核对,所有流程每个环节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严格规范,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献血者的健康和患者的用血安全。最后,让我们一起参与无偿献血,用爱为生命加油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