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儿的护理小妙招
孩子得了肠梗阻,家长看着孩子难受,心里肯定像揪着一样。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就能帮孩子少受罪,恢复得更快。下面就来详细说说照顾肠梗阻患儿的几个关键要点,每个家长都能轻松学会。
禁食禁水 治疗初期,医生可能会让孩子暂时不吃不喝,这可不是狠心,而是为了给堵着的肠子“减负”。就像路上堵车了,得先让车辆停下才能疏导,这时候给孩子喂水喂饭,只会加重肠道负担,让孩子更疼、更胀。所以一定要严格听医生的,说禁食就千万别偷偷给孩子塞零食、喂水,哪怕孩子哭闹着要也得忍住,这都是为了他好。
胃肠减压 也就是从鼻子或嘴巴插一根细管子到胃里,帮着把里面的气体和液体引出来,家长要特别上心。平时给孩子翻身、抱的时候,小心别压到、折到管子,保证通畅。还要多看看引流出来的液体:正常情况下是淡黄色的胃液,如果出现红色、咖啡色,或者量突然变多、变臭,赶紧告诉医生,这些可能是需要重视的信号。
输液护理 肠梗阻时孩子可能会脱水,还会丢失电解质,输液就是给身体“补水补能量”。护士会根据孩子的体重、脱水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家长可别觉得“快点输完早完事”就自己调快,那样可能让孩子心慌、不舒服,甚至增加心脏负担。要是孩子说输液的地方疼,或者手脚发冷、打哆嗦,马上叫护士来看看。
饮食护理 等医生说肠梗阻好了,能吃东西了,也不能一下子恢复正常饮食,得慢慢来。刚开始可以喝点稀粥、米汤,就像给肠道“慢慢热身”,让它适应一下;过一两天再试着加少量软面条、蒸蛋羹,量要一点点加,别一次吃太多。这时候要避开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浆、牛奶、豆子、洋葱、红薯,这些吃了可能会让肚子胀气,影响恢复。
病情观察 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状态。要是孩子突然说肚子更疼了,疼得打滚、哭闹不止,或者吐得比之前厉害,吐出来的东西有臭味,肚子胀得硬硬的、摸起来还疼,这些可能是病情反复的信号,需赶紧找医生。
活动和休息 孩子好点的时候,让他适当活动活动,比如在床边走走,或者家长用手掌轻轻按顺时针方向揉揉他的肚子(动作要轻,别太用力),这样能帮肠道动起来,恢复得快一点。但别让他跑跳、疯闹,也别让他累着,过度活动可能适得其反。
心理护理 小孩子生病时特别容易害怕,尤其是插管子、打针的时候,可能会哭闹不止。这时候家长要多抱抱他,用他喜欢的玩具、绘本转移注意力,多跟他说“宝宝不怕,妈妈在这儿陪着你”“等好了,咱们就去买你爱吃的小蛋糕”。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安全感,会更配合治疗。
照顾肠梗阻的孩子,关键就是细心和耐心,严格照着医生的嘱咐做,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多给他安慰和鼓励。家长做好这些,孩子就能少受点罪,早日好起来,重新蹦蹦跳跳地玩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