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居家护理全攻略:家属必学的照顾技巧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者数量持续攀升。面对这一现状,居家护理已成为慢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7个方面详细介绍慢病患者居家护理的关键技巧,帮助家属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一、科学用药管理:确保治疗依从性
慢病患者的用药管理是居家护理的首要任务。家属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规范的用药管理制度:首先,准备专用药盒,按早、中、晚分装药物,避免错服漏服;其次,设置手机提醒功能,确保按时服药;再者,建立用药记录本,详细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及不良反应。还应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当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要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二、生命体征监测:掌握病情变化
规范的体征监测是评估病情的重要依据。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每日早晚各测一次血压,测量前静坐5分钟,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血糖仪时要注意消毒和轮换采血部位;心衰患者需每日称重,记录出入量。建议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如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数据可自动同步至手机APP,方便医生远程查看。当监测数值出现异常波动时,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三、营养膳食调理:个性化饮食方案
科学的饮食管理对慢病控制至关重要。不同疾病有特殊饮食要求:高血压患者要严格限盐,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多吃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选择低GI食物,合理分配三餐比例;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要将食物做成糊状或泥状。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因食物不洁导致胃肠道感染。可以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既满足营养需求,又符合患者口味偏好。
四、适度运动康复:循序渐进训练
运动方案要因人因病而异:冠心病患者推荐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卒中患者要做针对性的肢体功能训练。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能正常说话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引发不适。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注意运动安全,避免跌倒风险。运动贵在坚持,家属要鼓励患者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五、心理疏导支持:缓解负面情绪
长期患病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保持价值感;帮助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园艺等陶冶情操。要避免说“别想太多”等敷衍性安慰,而要给予真诚的理解和支持。当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失眠、食欲改变等抑郁症状时,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同时,家属也要注意自身心理调节,避免长期照护带来的身心疲惫。
六、并发症预防:降低健康风险
慢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要特别注意:预防跌倒,保持居室光线充足,清除地面障碍物,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预防压疮,每2小时帮助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垫;预防感染,注意手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预防便秘,保证足够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监测各项指标变化。
七、应急处理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掌握应急处理技能能挽救患者生命。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补充糖分;癫痫发作时保护患者避免受伤;气道异物梗阻时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家中要备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退烧药、止泻药等,并放在固定位置。保存好急救电话和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制作急救卡片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用药情况。遇到突发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20求助,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做好必要的急救措施。
慢病居家护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家属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掌握科学的护理技巧,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住院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