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技巧分享
神经内科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脑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由于这类患者病情复杂且对生活质量影响显著,护理人员需掌握专业技巧,以提供更精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分享一些神经内科护理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评估与监测:精准观察,动态记录
意识状态评估,使用标准化工具(如GCS量表)评估患者意识水平,重点关注睁眼反应、肢体活动及语言能力,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征兆。及早地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保护患者的健康。
对病人实施定期的生命体征、血糖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的监测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定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尤其对脑卒中患者需警惕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避免高血糖加重脑损伤。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而使护理质量更高,有助于病人更快地恢复病情,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预防并发症:主动干预,降低风险
压疮、肺炎、深静脉血栓等是神经内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变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或减压敷料;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鼓励患者深呼吸训练(如吹气球);卧床者每日拍背排痰,可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协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必要时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物,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三、药物管理:安全用药,全程观察
神经内科患者一般是需要长期服药的,这样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的宣教,包括定时服药、按医嘱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例如:抗癫痫药物不可骤停,防止癫痫发作;指导家属使用药盒分装药物,设置服药提醒,确保居家用药安全;用药期间观察有无皮疹、肝功能异常(如丙戊酸钠)或锥体外系反应(如抗精神病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四、心理支持:沟通为本,重建信心
合适的心理疏导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护理技术。首先,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病人诉说、倾诉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一环,耐心倾听患者的宣泄,关爱患者的情感需要,帮助其排忧解难,减轻焦虑、恐惧感。建立起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能够使患者感到安慰,让护理人员尽快融入患者的生活,达到疗效最优化的目的。其次,可以组织患者间的交流,能增加患者间的交往,在人与人的接触中获得归属感与被支持感,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也起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作用,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平衡,既方便了护士工作,又能更好地帮助病人恢复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五、家属教育:赋能家庭,协同护理
患者康复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配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家属做好教育工作。让家属了解到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法以及护理要点的相关知识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况。有利于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增加信心,并且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日常护理当中。护理人员不仅要让家人学会患者日常生活看护中常用的方法和技能,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好患者的康复锻炼,以及出现了特殊情况该如何进行处理,同时也要掌握好给患者喂药的知识和方法等。这样可以让患者也能在家中获得良好的生活保障,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鼓励家属积极与患者沟通、互动,营造利于患者的家庭氛围,而家属教育能使护理人员通过家属去调动更多的资源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且有利于改善家庭成员关系,有利于为患者创造更好的康复环境。
六、结语
神经内科护理需要技术、耐心与创新。通过精准评估、并发症预防、安全用药、心理干预和家属协同,不仅能提升护理质量,更能帮助患者重获生活尊严。随着医学进步,护理人员需持续学习,以适应患者多元化需求。希望能对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