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脑梗死护理秘籍让大脑“重启”活力

2025-08-18 09:29:5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宋嫚嫚

  脑梗死,作为脑卒中(俗称“中风”)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比约70%-80%),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当家人或自身不幸发生脑梗死时,科学规范的护理不仅能显著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更对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具有关键作用。以下这份护理指南,将从急救、康复、预防三大核心维度,为您系统解析脑梗死护理的关键要点。

  一、急救阶段:抢占“黄金4.5小时”生命线

  脑梗死的本质是脑血管被血栓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医学研究证实,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大幅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此为“黄金时间窗”。

  快速识别脑梗死的“BE FAST原则”:

  B(Balance)平衡:突发行走困难或协调能力丧失;

  E(Eyes)眼睛:视力骤变或视物模糊;

  F(Face)面部:两侧不对称,一侧口角下垂;

  A(Arm)肢体:抬臂时一侧无力下垂;

  S(Speech)言语:说话含糊或无法理解语言;

  T(Time)时间: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120,记录发病时间。

  急救前处理要点:

  保持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窒息;

  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切勿自行喂水、喂药或服用偏方;

  即使症状短暂缓解(可能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仍需紧急就医。

  二、康复期护理:激活大脑“神经可塑性”

  急性期过后,康复护理是功能恢复的关键。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通过科学训练可激活健康区域代偿受损功能。

  1.肢体功能训练:从被动到主动

  卧床期(1-2周):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被动活动手指、脚踝至肘膝大关节,每日3-4次,防止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

  离床期:先练习坐姿平衡,再借助助行器站立、迈步,需专人搀扶防跌倒;患侧无力时,用健侧带动患侧完成动作。

  进阶训练:针对手部精细动作,可练习抓握弹力球、扣纽扣、使用筷子等,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2.语言功能康复:重建沟通桥梁

  约30%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失语):

  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但说不出):从单音节(如“吃”“喝”)开始,逐步过渡到词语、短句,配合手势或图片辅助表达;

  感觉性失语(能说但听不懂):放慢语速,用简单明确的语句重复,引导患者模仿跟读;

  日常沟通:多与患者交流熟悉的话题,鼓励其表达,避免因“说不好”而拒绝沟通。

  3.吞咽功能护理:防呛咳保营养

  脑梗死可能导致吞咽肌肉协调障碍,引发误吸性肺炎:

  喂食时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稍前倾;

  选择软食、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避免汤水类食物;

  每口量控制在5-10毫升,确认吞咽完成后再喂下一口;

  若频繁呛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饲管,保证营养与水分摄入。

  三、基础护理:细节决定康复质量

  1.预防并发症

  压疮:长期卧床者使用气垫床,翻身时轻抬身体(避免拖拽),骨突部位(尾椎、足跟)垫软枕,每日温水擦身保持皮肤干燥;

  深静脉血栓:下肢无力者穿医用弹力袜,每日按摩小腿肌肉,病情允许时做踝泵运动(勾脚、伸脚交替);

  肺部感染:定时空心掌拍背(从下往上),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长期卧床者可定期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2.饮食调理:为大脑“供能”

  遵循“三低两高”原则:

  低油:每日食用油不超过25克,选择植物油,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烹饪以蒸、煮、炖为主;

  低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警惕酱油、咸菜、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低糖:限制精制糖(白糖、糖果、含糖饮料、糕点);

  高纤维:多吃新鲜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水果(苹果、香蕉、猕猴桃)、全谷物(燕麦、糙米)、豆类;

  高优质蛋白:保证鱼虾、瘦肉(去皮禽肉)、蛋类(尤其蛋白)、低脂/脱脂奶制品、豆制品的摄入。

  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吞咽困难者可将食物打成泥状。

  3.心理护理:重塑康复信心

  患者常因功能障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康复进程:

  家属应多倾听、少指责,用“今天能多抬一次手”等具体进步给予鼓励;

  邀请康复良好的患者分享经验,帮助建立信心;

  若出现持续失眠、情绪低落,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干预。

  四、预防复发:筑牢大脑“防线”

  脑梗死复发率高达40%,预防需从病因入手:

  控制基础病: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目标血压一般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坚持饮食、运动、药物/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波动;高血脂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定期复查血脂,将“坏”胆固醇(LDL-C)控制在目标值以下。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克,女性减半),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久坐。

  定期复查:出院后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颈动脉超声等,及时发现血管狭窄、斑块等隐患。

  脑梗死的救治与康复,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功能障碍抗争、与复发风险较量的“持久战”。从急救时的分秒必争,到康复阶段的循序渐进,再到预防工作中的长期坚持,每一个环节都在为大脑的健康“加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与科学认知。请相信:大脑拥有惊人的修复潜能!即使不幸遭遇脑梗,只要把握住急救时机,坚持科学系统的康复护理,并做好长期有效的预防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显著改善功能,重拾生活信心,最大限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找回生命的活力与尊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