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高危患者的福音:微创瓣膜置换术让心脏重获新生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会影响心脏瓣膜的正常开闭功能,导致心脏血液流动异常,进而损害心脏功能。对于高龄、高危患者而言,传统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风险极高,常常让他们望而却步。而微创瓣膜置换术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让他们的心脏有机会重获新生。
一、传统手术困境与微创术的突破
1.传统手术风险重重 传统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需要开胸,将胸骨完全劈开,手术创伤大、出血多。高龄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各器官功能储备不足,往往难以承受如此大的手术创伤。他们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也十分缓慢,还可能面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风险,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传统手术在高龄、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2.微创术的显著优势 微创瓣膜置换术则巧妙地避开了传统手术的诸多弊端。它通常只需在胸壁开几个小孔,通过这些小孔将特殊的手术器械和瓣膜送入心脏内进行操作。这种手术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出血量明显降低,对身体的打击较小。高龄、高危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手术,术后恢复速度也大大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减少了住院费用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且,微创手术的美观效果更好,不会给患者留下巨大的手术疤痕,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二、微创瓣膜置换术的适用人群
1.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些患者由于年龄大,身体条件较差,传统手术风险过高。而微创瓣膜置换术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只要患者的一般状况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等禁忌证,都可以考虑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高危患者 许多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增加了传统手术的风险。微创瓣膜置换术由于其创伤小、对全身影响小的特点,更适合这类高危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操作,减少对其他器官的干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患者能够更安全地度过手术期。
3.对美观和生活质量有要求的患者 除了身体上的治疗需求,一些患者对手术后的美观和生活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微创瓣膜置换术的小切口设计满足了这些患者的需求,术后身体恢复快,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手术过程与术后康复
1.精细的手术过程 微创瓣膜置换术需要在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如心脏超声、DSA等。医生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和瓣膜的情况,准确地将瓣膜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手术中,医生会先建立体外循环,让心脏暂时停止跳动,然后通过小切口将病变的瓣膜切除,再将人工瓣膜缝合在瓣环上。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科学的术后康复 术后,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心功能等指标。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康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同时,要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散步、深呼吸运动等,以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心脏功能和瓣膜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结论
微创瓣膜置换术为高龄、高危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让他们的心脏重新焕发生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项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