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种植体也会“感冒”,警惕那些被忽略的“种植体周围炎”

2025-08-20 09:53:09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口腔科 王亚楠

  当牙齿缺失者成功植入种植体后,不少人认为一劳永逸。但事实上,种植体也可能像人体一样“感冒”——出现种植体周围炎。这种看似轻微的炎症如被忽视,可能会逐渐侵蚀种植体周围组织,最终导致种植体脱落。

  一、种植体周围炎:看不见的隐形威胁

  种植体虽被称为“人类第三副牙齿”,但其周围组织(种植体周围黏膜、牙槽骨)对细菌刺激更加敏感。当口腔卫生不佳时,牙菌斑会在种植体周围堆积,引发慢性炎症。

  这种炎症早期往往“悄无声息”:既没有明显疼痛,也不会立刻出现肿胀,但会像温水煮青蛙般缓慢破坏种植体周围组织。先是种植体周围黏膜的充血,接着牙龈周围形成“口袋”(牙周袋),最终导致牙槽骨吸收,严重时引起种植体松动脱落。

  二、识别种植体周围炎的5个“早期暗号”

  种植体周围炎的信号往往非常隐蔽,需要仔细观察:

  刷牙时出血:即使轻轻刷牙,种植体周围牙龈也会泛红出血,这是最常见的早期信号;

  牙龈颜色异常:健康的种植体周围牙龈呈淡粉色,若变为深红或暗红色,可能是炎症反应;

  异味或分泌物: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味,或挤压种植体周围牙龈时有淡黄色分泌物溢出;

  牙龈肿胀:种植体周围牙龈轻微隆起,触碰时比其他部位更软;

  咬合不适:咀嚼时感觉种植体部位有轻微酸胀感,但无明显疼痛;

  这些信号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若持续2周以上未缓解,需及时就医检查。

  三、哪些行为会加重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炎并非凭空产生,其中不良习惯是主要推手:

  清洁偷懒:很多患者认为种植体“不怕蛀”,从而减少刷牙次数,或忽略使用牙线、冲牙器,对口腔清洁不重视;

  过度负重:刚完成种植就啃咬坚果、骨头等硬物,导致种植体周围组织慢性损伤;

  吸烟不止:尼古丁使血管收缩,降低组织抵抗力,使炎症难以愈合,吸烟者种植失败率远远高于不吸烟者;

  忽视定期复查:很多患者认为种植戴牙后就万事大吉,跳过医生建议的每半年一次的专业洁治,从而错过早期干预时机。

  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组织修复能力弱,更易出现种植体周围炎。

  四、预防大于治疗:让种植体远离“感冒”

  种植体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组织的健康。与其等炎症出现再补救,不如主动预防:

  种植完成后,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每年做1-2次专业洁治,及时清除日常清洁不到的菌斑;

  若出现单侧咀嚼习惯,需及时纠正,避免种植体过度负重。

  种植体的“感冒”虽不致命,却可能悄悄偷走你的“第三副牙齿”。记住,种植成功不是终点,而是长期维护的起点。关注那些细微的炎症信号,用科学的护理为种植体护航,才能让这颗“人工牙齿”真正陪伴你数十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