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食堂创建的推广分析
如今,居民健康问题愈发突出,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重要诱因。下面,我们以临汾市人民医院营养健康食堂的创建为例,深入了解营养健康食堂。
一、营养健康食堂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但不少变化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使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营养健康食堂建设。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引导合理膳食”,强调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2017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要求开展营养健康餐厅、食堂等示范建设;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为食堂的营养化、标准化改造提供技术规范。这些政策明确了将营养健康纳入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推动集体供餐场所向科学化、营养化发展。
二、临汾市人民医院营养健康食堂的实践探索
临汾市人民医院是晋南地区较大的三甲综合医院,年门诊量超150万人次,住院量7万人次,承担着区域医疗标杆的责任。医院凭借区域医疗中心优势,在全市率先创建“临汾市营养健康食堂示范建设基地”,为其他机构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临汾市人民医院营养健康食堂的创建成果
经过努力,临汾市人民医院营养健康食堂成果显著,在服务质量、行业认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表现出色。
服务质量与满意度上,2023年膳食科调查显示,综合满意度从改造前的68%升至95%,“营养搭配合理性”评分最高达97分,“服务便捷性”“就餐环境”“菜品口味”等指标也显著提升。
四、营养健康食堂模式的推广与展望
临汾市人民医院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模式,通过标准化体系输出方式进行推广。
标准化体系输出方面,医院牵头制定《临汾市营养健康食堂评审细则》,涵盖6大维度、25项核心指标,每项指标明确“标准要求”“评分细则”“佐证材料”。评审采用“百分制+一票否决”制,总分≥80分且无食品安全事故、无重大投诉的单位,可授予“临汾市营养健康食堂”称号,为区域内健康食堂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
医院健康食堂建设不只是简单的“食堂改造”,更是医疗服务体系升级的重要支点。临汾市人民医院的成功经验表明,坚守“营养赋能健康”的核心理念,发挥各方优势,就能将食堂打造成疾病防治的“第二药房”、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课堂”以及促进医疗协同的“重要纽带”,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