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异常子宫出血要关注,不是所有“姨妈”都正常

2025-08-22 09:03:48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临沂市老年病医院)妇产科 张康

  正常月经有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和经期出血量四个要素,正常周期频率为28±7天,近1年的周期之间月经的变化范围<7天,经期≤7天,经量20-60ml,任何一项不符合就属于异常子宫出血。它其实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妇科常见的一类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分为两大类9个类型,第一类是指子宫本身的结构性改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另一类多无明显的子宫结构性改变,如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医源性出血和其他病因。

  对于临床需要处理的异常子宫出血,多有月经量多、贫血的发生,临床上在止血的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

  1.子宫内膜息肉。对于>1cm,引起出血的子宫内膜息肉建议治疗,宫腔镜是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选择。年轻女性可考虑短期内雌孕激素治疗3至6个周期观察。

  2.子宫腺肌病。治疗视患者年龄、症状和有无生育要求决定,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线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孕激素、避孕药和放置曼月乐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为二线治疗药物。子宫过大者可应用药物使子宫缩小后放置曼月乐环。痛经严重者可阴道用达那唑栓。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无效的三线方案。

  3.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方案决定于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肌瘤大小、数目、位置和有无生育要求等。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月经过多、无生育需求的妇女,可选择避孕药、止血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曼月乐环缓解症状。有生育要求者可应用药物待肌瘤缩小后尽快怀孕。对于贫血者或怀疑肌瘤恶变者,通常建议手术治疗。

  4.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处理需根据内膜病变轻重、患者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无生育要求的患者首选子宫切除术。对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经严格评估后可采用孕激素保守治疗。

  5.全身凝血相关疾病。具体以血液科治疗方案为主,妇科协助止血,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失败可考虑在血液科控制病情、改善全身状况后行手术治疗。

  6.排卵障碍。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引起。常见于青春期、绝经过渡期,生育期也可因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等引起。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周期、防止复发,有生育要求者促排卵治疗。

  7.子宫内膜局部异常。主要基于有排卵月经的基础上排除其他明确异常后确定。常见原因包括子宫内膜炎症、感染、炎性反应异常和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异常等。对此类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月经过多,建议先行药物治疗,刮宫术仅用于紧急止血及病理检查。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可以考虑保守性手术,如子宫内膜切除术。

  8.医源性。指所有与医疗操作、用药相关的异常子宫出血,包括应用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使用抗凝药物等。漏服避孕药引起的出血是常见的原因,务必规律服药;若无漏服可酌情增加雌激素改善出血。因放置宫内节育器所致的治疗首选抗纤溶药物。应用曼月乐环或皮下埋置剂引起的出血可对症处理或期待治疗,做好放置前咨询。应用抗抑郁药或抗凝药引起的出血可对症处理,必要时咨询专科医师。

  9.其他病因。个别患者可能与其他罕见的因素有关,如动静脉畸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子宫肌层肥大等,也可能存在某些尚未阐明的因素。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别把异常子宫出血当小事,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甚至癌前病变等多种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避免严重后果,切实守护女性生殖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