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校园肺结核防治的重要性

2025-08-22 09:34:26 广东省陆丰市慢性病防治站结核病科 蔡鸿杰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校园作为人群高度密集、交流频繁的场所,一旦出现肺结核病例,极易造成传播扩散,不仅威胁师生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加强校园肺结核防治工作,是保障师生生命健康、维护校园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一、校园是肺结核传播的高风险场所

  校园环境具有人口密度大、学习生活空间相对集中的特点。学生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且长期处于集体生活中,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空气流通不畅时,若有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排出的含菌飞沫可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健康人吸入后便可能被感染。此外,部分学生因学业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营养不均衡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进一步增加了感染风险。一旦出现未及时发现的传染源,极易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聚集性疫情,对校园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二、肺结核对学生健康与学业的严重影响

  肺结核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损害肺部功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甚至被迫休学治疗,延误学业进程。对于患病学生而言,肺结核的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6-8个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服药,若出现耐药情况,治疗难度和成本将大幅增加,对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疫情的扩散还可能引发其他学生和家长的恐慌,破坏校园的和谐稳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出现临床症状的重视,往往认为是感冒引起的咳嗽,随便在私人诊所看病,滥用抗生素,这样容易出现抗结核耐药甚至耐多药的严重情况。因此,社会上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结核病诊治的规范管理要求,及时转诊到当地的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规范诊疗与随访管理。

  三、加强校园肺结核防治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责任

  校园肺结核防治工作不仅关系到师生个体健康,更是全社会结核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通过开展肺结核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感染风险。同时,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踪、新生入学体检等制度,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例,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此外,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消毒,也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四、多方协作,共筑校园结核病防控防线

  校园肺结核防治需要学校、卫生部门、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建立健全防控工作机制,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宣传活动;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及时开展疫情监测和处置;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学生个人要增强防护意识,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保持社交距离,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向学校报告。

  总之,校园肺结核防治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提高思想认识,落实防控措施,凝聚各方力量,才能有效遏制结核病在校园的传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携手构筑一道坚实的校园结核病防控防线,为建设健康校园、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