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用“管”传递爱的营养

2025-09-01 09:54:22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蒋秀 王园 余婷

  民以食为天,吃饭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幸福的日常,可对因疾病导致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经口进食成了奢望。“胃管喂养”便成了这类患者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面对突然出现的“管子”,家属往往手足无措。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胃管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居家护理技巧,帮助您解决居家照护中的困扰。

  一、什么是胃管喂养

  胃管喂养,也就是鼻饲,是通过鼻子插入一根细软的管子,直接将食物或药物送到胃里的方法。它如同一条生命通道,为那些无法自行进食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药物。

  二、胃管喂养前的准备工作

  1.食物选择与处理

  (1)选用面糊、稀饭、米粉、肉沫、菜沫、果汁、鲜奶、鸡蛋、鱼、虾等食材。

  (2)先将食物煮熟,再用搅碎机或捣碎机研磨,加水调至糊状。

  (3)每日饮食需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荤菜,保证营养充足,利于吸收。

  (4)食物尽量当天准备,温度以38-40℃为宜。过热或过冷易引起腹泻、腹胀,喂养前可将食物滴于手腕掌侧面测试温度。

  2.体位调整与清洁

  (1)选择坐位或者半卧位。

  (2)检查口腔、鼻腔有没有分泌物,若患者痰液较多,喂养前需为患者叩背排痰,及时清洁口腔分泌物,防止进食中或进食后发生呛咳。

  3.胃管的观察、确认与维护

  (1)固定方法:取一定长度的3M弹性胶带,对折后纵向剪开呈倒“人”字型,整端粘贴于鼻梁上,两条胶布分别按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向下螺旋绕贴于胃管上;顺着胃管置入方向,再取一小段长条胶带固定于耳垂。

  (2)位置判断:胃管上的刻度是日常观察的便捷方式,若刻度小于初始刻度,应暂停使用。每次喂养前需确认胃管在胃内,再给予胃管喂养,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空针连接胃管末端抽吸,可以抽出胃液;二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有水的碗内,没有气泡冒出,则可证明在胃内。

  (3)防堵管措施:每次喂养前后都要用10-20ml温开水冲管,以防止堵管。

  4.个人卫生与物品准备

  (1)喂养者需做好手卫生,洗净双手。

  (2)准备好温度适宜的食物及开温水,将垫巾或者清洁毛巾置于患者下颌。

  三、胃管喂养的注意事项

  1.喂养操作:使用50ml的空针注入食物,喂养的食物应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一般每天总量1200-1500ml,分6-7次进行,每次150-200ml(不超过200ml),每次间隔至少2小时。胃管喂养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喂养量应少而清淡,以后逐渐增多。

  2.胃液观察:喂养时应回抽胃液,胃液超过150ml,则暂停喂养。回抽胃液时应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胃液多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呈鲜红色,则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则提示胃内有陈腐性血液。一旦发现胃液颜色或性质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胃管喂养后的护理要点

  1.冲关清洁:喂养后及时注入20-50ml温开水,清理胃管内残留食物,避免食物变质引发胃肠炎或堵塞管路。

  2.体位保持:喂养结束后,让患者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期间避免翻身、搬动患者。

  3.异常观察与记录:留意患者是否出现腹泻、打嗝、呕吐等异常表现,若频繁发生,建议简单记录在本子上,方便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

  4.口腔护理:若患者配合度和认知情况较好,沟通后可用漱口水或软毛刷协助清洁口腔。若患者生活能力较差,照护人员可以购置口腔护理包,每天早晚用包中的棉球为其清洁口腔。注意棉球不宜过湿,防止呛咳。

  5.堵管处理:一旦发现胃管堵塞,需尽快处理,可以用温开水反复抽吸,但切勿暴力操作,以免胃管破裂;胃管的侧孔紧贴胃壁也可以出现推注不畅的情况,可以协助患者改变姿势,严禁暴力抽吸,以防用力过猛损伤胃粘膜。

  胃管喂养是守护生命的“隐形桥梁”,虽然操作繁琐复杂,却能帮助患者度过无法自主进食的艰难时期。只有正确掌握胃管喂养的相关知识,用“管”传达爱的营养,才能让这条“生命通道”始终畅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