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疫苗接种全流程及护理要点
疫苗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卫士,能帮助他们抵御多种传染病的侵袭。然而面对复杂的接种流程不少家长感到担忧。这就要求家长掌握疫苗接种的流程以及后续护理的要点,以保证孩子的健康。
接种前 接种前应确认孩子身体状况良好,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腹泻、湿疹加重,或是正在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应暂缓接种。这是因为孩子生病时,免疫系统正忙于对抗现有疾病,此时接种疫苗可能影响效果,甚至加重身体负担。比如孩子感冒发烧时,免疫系统的工作使接种疫苗可能无法发挥最佳作用。后续可提前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规医疗机构或权威健康平台了解本次要接种的疫苗。家长需要知道疫苗能预防什么疾病,以及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正常反应。例如,麻腮风疫苗能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接种后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热或皮疹,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同时家长需要带上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医生会根据这本记录来安排补种或调整接种计划,避免漏种或重复接种,确保孩子接种的疫苗既全面又准确。建议家长给孩子穿上袖口宽松的上衣或连体衣,这样接种时能方便地暴露出接种部位,如上臂或大腿。避免穿连帽衫或紧身衣,以免孩子在接种时因衣服束缚而挣扎不安。
接种时 家长应向医生如实告知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过敏史以及上一次接种后的反应。如果孩子对鸡蛋过敏,需要提前告诉医生,因为部分疫苗可能在鸡胚中培养,过敏孩子需谨慎接种。接种时家长要固定好孩子的体位。对于婴儿,可以将他们抱在怀里,用胳膊环住身体,另一只手固定好头部和腿部。对于幼儿可以让他们坐在家长腿上,用双腿夹住身体,双手环抱固定住手臂。接种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勇敢地面对打针。接种完成后医生会展示疫苗的名称和有效期。家长可以核对一下《接种证》上的信息,确保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都准确无误。
接种后 接种后需要在接种点观察半小时,这期间要重点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以及是否晕厥。部分孩子可能因为紧张或疼痛而短暂晕厥,此时应让孩子平躺休息。接种后24小时内应尽量避免给孩子洗澡,防止针眼感染。如果必须洗澡,可以用防水敷贴保护好针眼部位。若接种部位出现红肿,可以用干净毛巾冷敷;若出现硬结,可热敷促进吸收。此外在接种后,孩子的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海鲜等易过敏食物,并多喝水促进代谢。
疫苗接种是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应提前做好准备,明确接种流程并细心护理,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更为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