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生长激素不是万能药,矮小症治疗这些误区要避开

2025-09-03 09:09:35 青海红十字医院小儿内科 姜琦

  在儿科门诊,经常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焦急地询问:“医生,我家孩子比同龄人矮半头,是不是该打生长激素?”随着社会对儿童身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长激素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但围绕它的误解也越来越多。事实上,生长激素并非“增高神药”,矮小症的治疗更需要科学认知,避开常见误区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误区一:身高矮就是矮小症,必须打生长激素

  很多家长见孩子比同龄人矮,就觉得是矮小症,急着要打生长激素。其实孩子身高受遗传、营养、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孩子情况都不同。医学上,只有身高比同年龄、同性别孩子平均水平低2个标准差,或每年长不到5厘米,才算矮小症。就算确诊了,也不是都得打生长激素。矮小症原因多,如生长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差、营养不够、有慢性病等。只有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用生长激素才合适。若是甲状腺问题,补甲状腺素就行;营养不够,调好饮食即可。随便用生长激素,不光长不高,还可能打乱内分泌,有副作用。

  误区二:生长激素越早用越好,没有年龄限制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长得矮,越早打生长激素效果越好,甚至从小就想干预,其实这不对。生长激素治疗有合适的年龄,通常5到12岁开始比较好。这时候孩子骨头的骨骺线还没合上,长个子的空间大,治疗效果更明显。要是孩子太小,比如3岁以下,个子偏矮可能只是长得慢些,以后慢慢就赶上来了,不用急着用药。可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后期,骨头骨骺线快合上了,再用生长激素,效果就差多了,还可能让骨头提前长死,反而影响最终身高。因此,用不用生长激素,得听医生的,看看骨龄、生长速度这些,再选合适的时间。

  误区三:只要用了生长激素,就能达到理想身高

  不少家长觉得生长激素是灵丹妙药,给娃用上就能长到理想个头。其实这药的效果受不少事儿影响,如孩子的病因、开始治的时间、药量,还有娃配不配合。就算本身缺这个,用药后每年长多少也不一样,大多5到10厘米。得长期用,一般两三年,有时更久。家长自己停药或乱改药量,效果准受影响。治时还得配合均衡营养、足够睡眠和适当运动,单靠药物不管这些,很难如愿。

  误区四:生长激素有严重副作用,坚决不能用

  有些家长对生长激素治疗过分抵触,总担心有副作用,直接拒绝用药。其实这是国家批准的正规药,医生指导下使用挺安全的。常见的局部疼痛、血糖暂时升高之类的副作用,大多不重,停药后会自行缓解。肿瘤、严重糖尿病患者及骨骺闭合者确实不能用,但适合用药的孩子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自卑、影响社交等问题。是否用药,得医生评估后决定,别因怕副作用耽误了治疗时机。

  孩子长个子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要是孩子个子偏矮,得靠科学检查和精准办法来治。家长别把生长激素看得太神,也别觉得它一定有害,得理性点。发现孩子身高不对劲,赶紧带他去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内分泌科看看,做个骨龄检测、查查生长激素水平,弄清楚为啥长不高,然后让医生给量身定制一个治疗方案。别走进误区,用科学的法子帮孩子,才能让他好好长身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