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艾灸,中医如何“通筋活络”缓解肩袖损伤疼痛?
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上,肩袖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它常常给患者带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困扰。而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针灸与艾灸,在缓解肩袖损伤疼痛、通筋活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针灸与艾灸是如何发挥作用,帮助患者缓解肩袖损伤疼痛的。
一、认识肩袖损伤
(一)肩袖的结构和功能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它们像袖子一样包裹着肩关节,对肩关节的稳定和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袖可以帮助肩关节进行外展、内收、旋转等动作,并且在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和力学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肩袖损伤的原因和症状
肩袖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急性创伤,如摔倒时肩部着地、上肢突然过度外展等;也有慢性劳损,长期从事肩部过度活动的职业,如运动员、搬运工等,容易导致肩袖组织的磨损和退变。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隐痛,而有的则会出现剧烈的刺痛,尤其是在夜间或肩部活动时疼痛加剧。
二、中医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肩袖损伤属于“肩痹”“伤筋”等范畴。中医认为,肩袖损伤的发生主要与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有关。当肩部受到外力损伤或长期劳损时,会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从而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此外,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肩部,也会加重气血凝滞,使病情进一步发展。
三、针灸治疗肩袖损伤
(一)针灸的作用原理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针刺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在治疗肩袖损伤时,针灸可以刺激肩部周围的穴位,激发经气活动,促进局部气血的流通,改善肩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通筋活络、消肿止痛的目的。
(二)常用穴位
肩髃穴: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髃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针刺该穴位可以疏通肩部经络气血,缓解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肩髎穴: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肩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针刺此穴位对于改善肩部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针刺曲池穴可以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肩部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
(三)针灸治疗的优势
疗效显著:针灸治疗肩袖损伤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迅速缓解疼痛和肿胀,改善肩部的活动功能。许多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也有所增加。
副作用小:与一些西药治疗相比,针灸治疗几乎没有副作用,不会对人体的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它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治疗方法。
个性化治疗:针灸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不同的穴位和针刺手法,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脉等情况,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四、艾灸治疗肩袖损伤
(一)艾灸的作用原理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绒或艾条,点燃后熏烤人体穴位,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在治疗肩袖损伤时,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温热的刺激可以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气血的运行,驱散肩部的寒湿之邪,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
(二)常用艾灸方法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靠近穴位,距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温和灸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体质的患者。
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回旋灸的面积较大,可以同时刺激多个穴位,增强艾灸的效果。
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放在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再放下继续施灸,一般每穴灸3-5壮。隔姜灸具有温胃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三)艾灸治疗的优势
温通经络: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深入肌肤,温通肩部的经络气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因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的肩袖损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扶正祛邪:艾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正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人体抵御外邪的侵袭。同时,它还可以驱散肩部的寒湿之邪,促进肩袖组织的修复。
操作方便:艾灸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艾灸方法和穴位进行治疗。这对于一些不方便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治疗方式。
五、针灸与艾灸联合治疗肩袖损伤
(一)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
针灸与艾灸均为中医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手段,但作用机制不同:针灸侧重调节经络气血、疏通经络,止痛较快;艾灸侧重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扶正祛邪,从根本上改善肩部循环与体质。
二者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既能快速缓解疼痛肿胀,又能整体调节气血脏腑功能,促进肩袖组织修复和恢复。
(二)联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时机:在进行针灸与艾灸联合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对于急性肩袖损伤,在损伤初期可以先采用针灸治疗,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合艾灸治疗,以巩固疗效。
注意穴位的选择:在联合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和艾灸。穴位的选择要准确、合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六、总结
针灸与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缓解肩袖损伤疼痛、通筋活络上优势独特。二者通过调节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改善肩部循环、疏通经络,以达治疗目的,联合使用更能协同增效。治疗时,患者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及有经验的医生,遵循医嘱积极配合。相信这两种疗法能帮助更多肩袖损伤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