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养肺护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日常调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还会逐渐发展。在临床上,患者常常会有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还可能伴有气短或者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喘息、胸闷等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一、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
中医把“慢阻肺”归为“肺胀”“喘证”“痰饮”等范畴。中医认为,慢阻肺的发病和外邪侵袭(像风寒、燥热等)、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肺、脾、肾三脏虚损)以及痰瘀互结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吸烟、环境污染、反复感冒等因素都会损伤肺气,导致痰浊在体内产生,阻塞气道,从而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状态。
二、中医防护的核心理念:治标和治本
中医强调要抓住治标和治本这两个方面,祛邪和扶正同时进行,根据标本缓急的情况有所侧重。如果是标实的情况,就要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用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至开窍、息风、止血等方法。要是本虚的话,就应当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或者气阴兼调,或者阴阳两顾。如果正气快要虚脱了,就需要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三、药物调理
中医治疗慢阻肺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方药:
1.外寒内饮型:可用小青龙汤加减,含麻黄、桂枝等药材,具有温肺化饮之效。小青龙颗粒是常用的中成药。
2.痰浊壅肺型:宜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中成药如桂龙咳喘宁胶囊,能降气化痰,改善症状。
3.痰热郁肺型:适用越婢加半夏汤。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等中成药能清热化痰,缓解症状。
4.痰蒙神窍型:可用涤痰汤加减,含半夏、茯苓、橘红等药材,具有豁痰开窍之效。
5.阳虚水泛型:可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含附子、桂枝、茯苓等药材,具有温阳利水之效。济生肾气丸、参附注射液是常用的中成药。
四、心理护理
1.由于慢阻肺病程长,病情总是反复,容易让患者产生忧郁、焦虑的心理。所以患者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家属也要多关心和支持患者,帮助患者加强情志调理,避免忧郁、恼怒等不良情绪,因为这些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
五、用药护理
服药方法直接影响疗效:外感风寒者汤药宜热服;痰浊壅肺者宜温热服;痰热郁肺者宜温凉服。服药后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特别是服用利尿剂时要记录尿量。切记不可擅自使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六、生活管理
居住环境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寒冷、干燥空气,烟尘和特殊异味气体的刺激。对于痰浊壅肺、阳虚水泛、痰蒙神窍者,室温可以稍高一点,安排在向阳的房间,注意防寒保暖。痰热郁肺者室内宜凉爽、湿润,避免直接吹风。
患病期间患者宜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或者身体前倾位。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按照医师的建议适当进行活动。可以先在室内活动,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像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都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七、病情监测与复诊
要注意观察神志、肤色、体温、呼吸、咳嗽、咯痰、血压等情况。还要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汗出、缺氧以及舌苔、脉象等情况。如果出现面色青紫,四肢厥逆,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亡阳征象,要马上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处理。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这样可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八、饮食调理
因为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等食物容易助热生痰,加重病情,所以饮食应该清淡,富含营养,多吃果蔬。
要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咳嗽症状。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等,以免聚湿生痰。忌食海膻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这些食物多属温热,易助热生火。
总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护是非常重要的,中医的理念和方法能为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很好的指导。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重视这些调护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