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痔疮、肛裂还是直肠癌?便血背后的真相

2025-09-12 10:04:41 安丘市石埠子镇卫生院 都桂平

  便血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许多人第一反应是“痔疮犯了”,但也可能隐藏肛裂、直肠癌等更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的便血表现相似,却有着本质区别。

  一、便血颜色:疾病的身份标签

  血液离开身体时本是鲜红色,但经过肠道“加工”后颜色会变化。通过观察颜色,能初步判断出血位置和疾病类型。

  1.鲜红色:痔疮与肛裂的常见信号

  痔疮和肛裂的出血点靠近肛门,血液未与肠道内容物混合,因此便血多为鲜红色。

  痔疮是直肠末端静脉丛曲张形成“血包”,排便时干硬粪便摩擦或用力挤压导致破裂,血液可能像“喷泉”一样涌出,或滴落在马桶里。这种出血通常与排便同步,便后可能自行停止。肛裂是肛管皮肤被粪便撑裂,形成细小伤口,出血量较少,多为手纸带血或点滴状。由于裂口敏感,排便时会伴随刀割样疼痛,便后疼痛可能持续数小时。

  2.暗红色或黑色:直肠癌的危险信号

  直肠癌的出血点在肠道深处,血液需经过较长的肠道路径才能排出。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会被肠道细菌分解,与粪便混合后呈现暗红色或黑色。若肿瘤位置较低,也可能出现鲜红色血便,但常伴有黏液或脓液,形成“果酱样”大便。

  二、疼痛感:身体的警报系统

  1.肛裂:疼痛三部曲

  肛裂的疼痛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粪便扩张裂口,产生刀割样剧痛;便后短暂缓解,裂口暂时闭合,疼痛减轻;随后持续灼痛,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疼痛加剧,可持续数小时。

  2.痔疮:通常无痛,除非出问题

  痔疮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无痛。但以下两种情况会引发疼痛。血栓性外痔,静脉破裂后血液淤积形成血块,肛门处出现青紫色硬块,伴随胀痛;内痔脱出嵌顿,内痔从肛门脱出后无法回纳,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剧烈疼痛和水肿。

  3.直肠癌:早期无痛,晚期隐痛

  直肠癌早期通常没有疼痛感,但随着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或侵犯神经后,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或腹胀。若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排便时会因“肠道堵塞”产生“里急后重”感——即迫切想排便却排不出,或排便不尽。

  三、排便习惯:被忽视的变化

  直肠癌的“报警信号”有便意频繁,肿瘤刺激直肠黏膜,产生持续便意,但每次排便量极少;粪便变细,肿瘤占据肠腔空间,粪便被挤压成铅笔状或扁平状;便秘与腹泻交替,肿瘤影响肠道蠕动节律,或合并肠梗阻时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患者需长时间用力才能排出少量粪便,甚至需用手辅助。

  痔疮和肛裂患者的排便习惯通常稳定,但可能因疼痛或脱出症状而主动减少排便次数,间接导致便秘加重。

  四、其他症状:疾病的组合线索

  除便血外,其他症状的组合可帮助进一步鉴别疾病。痔疮的伴随症状为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感、贫血。肛裂的典型组合为前哨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直肠癌的全身信号为体重下降、腹部包块、肠梗阻等。

  五、科学应对:从观察到就医

  面对便血,盲目恐慌或自行用药均不可取。

  1.初步观察与记录

  记录便血频率、颜色、量及与排便的关系;观察是否伴随疼痛、体重变化、排便习惯改变;避免使用刺激性泻药或止血药掩盖症状。

  2.及时就医检查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手指触摸可发现70%以上的直肠癌,是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肛门镜,直接观察肛管和直肠下端,区分痔疮、肛裂与肿瘤;结肠镜,金标准检查,可发现整个结肠的病变并取活检,排除肠癌可能。

  3.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排便需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控制如厕时间;运动需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卫生需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用力擦拭,保持干燥清洁。

  4.遵医嘱治疗

  痔疮,轻度可通过药物缓解,重度需手术;肛裂,以软化大便和促进愈合为主,慢性肛裂需手术;直肠癌,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便血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痔疮,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直肠癌。通过观察便血颜色、疼痛性质、排便习惯和伴随症状,结合科学检查,我们完全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