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深静脉血栓预防:从“被动预防”到“主动管理”的全流程指南

2025-09-15 09:50:58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杜琼英

  当今的医学界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暗藏险情的“暗器”,来无影去无踪,它们就是:隐匿在人群中间的DVT,即深静脉血栓。病程过长者、下肢负重过大、长期卧床、长时间站立及长时间坐位者,或者术后均易诱发DVT。如果平时没有重视和缺乏预防,一旦发作很难恢复如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在医疗方面提出了这样一个前卫的话题:要战胜DVT,我们不应仅满足于“以退为守”,而应学会“以攻为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吧!

  一、认识敌人:何为深静脉血栓?

  我们先熟悉一下这个“对手”——深静脉血栓,也就是在人体深部血管里面形成的血块,在人群中的高发部位是下肢,如果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块脱落,随着血液循环顺流而上,会随血液带往肺部,引发肺栓塞,它同时也会导致肢体的肿胀和疼痛。所以我们要提前知道它的风险因素是什么,人群当中哪些是易感人群呢?有以下几个:1.年龄大;2.肥胖;3.长时间坐着或者卧床不起的人群;4.刚做过大手术的人群;5.有家族史的人群。

  二、传统之路:“坐以待毙”的时代已过去

  以前人们总是采取比较被动的应对方法,出现了问题再进行治疗,就好像是等着兔子撞到树桩一样,这是一种“等客上门”的思维。比如,有的人在长期卧床后出现了腿痛的症状,才知道自己发生了DVT。再如,病人处于发病期时才发现是肺栓塞的症状。这样就会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十分不利于治疗和控制病情。

  三、新纪元开启:“未雨绸缪”的智慧选择

  1.早期评估与个性化方案制定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病史等因素,从而为其量身定制一套最适合的预防计划。这种定制化的服务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预防机制。

  2.机械性干预手段的应用

  穿戴医用弹力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外周阻力的方法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血液淤滞。此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也是一个较佳的选择,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会促进下肢肌肉运动肌群的舒缩运动,从而让局部血液循环一直处于正常的运转中,避免产生血栓。

  3.药物辅助治疗

  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它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当然,任何药物的使用都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确保安全有效。

  4.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即使是轻微的肢体运动也能大大改善血液循环状况;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样重要,因为脱水会使血液变得更浓稠,更容易凝结成块。

  5.健康教育普及

  提高公众对DVT的认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一步。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属于高风险群体,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预防。通过开展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疾病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四、实践案例分享

  张先生是一位做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因为怕伤口愈合不好不愿意活动。最开始也不清楚自己存在DVT高危风险。结果医生发现其脚腕有点浮肿,才知道存在危险性。后来通过穿戴弹力袜,慢慢地开始了活动,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加入了一些低分子肝素的方案进行了一周的治疗。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来复查,没有出现任何血栓的情况,这是一件幸事,所以可以看出来要早发现问题,需要综合措施的联合。

  综上所述,对抗深静脉血栓不再仅仅是事后补救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我们应该树立起全新的观念——预防胜于治疗!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精准的风险评估、有效的机械设备支持、合理的药物治疗、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广泛的健康知识传播,可以为自己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责任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作为普通民众,则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预防”到“主动管理”的转变,让生命之河畅通无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