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常见病,如何预防和护理?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长期的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伏案工作、过度使用手机)、肩关节过度负荷或重复性动作(如搬运重物、频繁抬手)会加速这一过程。此外,缺乏运动、肩部受凉、糖尿病或外伤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肩周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其发生与年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及运动量不足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居家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肩周炎的发病风险,减轻疼痛,并帮助肩关节保持灵活性和功能。
一、科学预防:养成良好习惯,远离肩周炎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却也最容易僵硬。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囊和肌肉会逐渐失去弹性,容易出现粘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活动双肩,比如每天坚持做扩胸运动、肩部绕环或爬墙操等。对长期伏案的上班族来说,每工作40-60分钟就应起身活动,伸展肩颈,以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保暖。肩关节对寒冷十分敏感,受凉后易导致血管收缩、组织缺血,从而诱发或加重肩周炎。因此,天气转凉时应注意肩部保暖,避免直接吹冷风或长时间待在潮湿环境中。夜间睡眠时,不宜让肩膀长时间暴露在外,可适当使用护肩或盖好被子。
避免过度使用和损伤。很多人因家务、提重物或长期高举手臂而造成肩关节劳损,久而久之可能引发肩周炎。建议在做家务或运动时,合理分配任务,不要长时间搬抬重物,避免反复做单一动作。如果需要进行较大幅度或强度的肩部活动,要提前热身,减少损伤几率。
保持整体健康。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患者以及长期缺乏锻炼的人群,都是肩周炎的高风险人群。这些人群更应注意监测健康状况,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合理运动与康复训练。坚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也有助于减少肩周炎的发生。
肩周炎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提前预防。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度运动、注意防寒防湿,就能大大降低罹患肩周炎的可能性,为肩关节的灵活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二、科学护理: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一旦出现肩周炎,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起初是肩关节疼痛明显,随后活动受限,最后逐渐恢复。虽然多数患者最终可以缓解,但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科学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减轻疼痛,还能帮助恢复肩部功能。
首先,正确面对疼痛。肩周炎的疼痛常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护理中要学会区分疼痛程度:轻度疼痛时,适当活动有助于缓解;若出现剧烈疼痛,应减少肩部负荷,避免硬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或贴敷药膏,帮助控制症状。热敷是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每次20分钟左右即可。
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康复训练是肩周炎护理的核心。常见方法包括“爬墙操”“钟摆运动”“毛巾操”等。这些动作有助于逐步拉伸粘连的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度。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急于求成。每天多次少量练习,比偶尔一次过度锻炼更有效。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觉时避免压迫患侧肩膀,可以仰卧或采取健侧卧位,并在患侧腋下垫枕头以减轻牵拉感。日常生活中,避免提重物或长时间手臂上举,减少肩部负担。同时,可以通过全身性的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整体康复效果。
心理护理同样重要。肩周炎病程长,康复过程缓慢,很多患者容易焦虑甚至放弃锻炼。但要明白,肩周炎并非“终身病”,只要坚持科学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良好的功能。家人应给予患者耐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康复信心。
遵循医嘱,必要时配合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现代康复方法如理疗、针灸、推拿等,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都有一定帮助,但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造成二次损伤。
肩周炎虽常见,但并非无法预防和控制。通过保持适度运动、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过度劳损以及科学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保护肩关节健康。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护理方法,不仅可以缓解疼痛、恢复活动能力,还能降低复发风险,让肩部保持灵活与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