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哪些伤口能在家处理?哪些必须去医院?

2025-09-24 09:39:48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老年康复科 谢秋萍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导致身体上出现各种伤口。有些伤口情况不严重,自行处理就可以,但一些伤口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那么,哪些伤口能在家处理?哪些必须去医院?下面我们就对这一话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

  一、哪些伤口可以在家处理?需要注意什么?

  在通常情况下,以下伤口类型适合居家处理:

  1.浅表擦伤/挫伤

  这种伤口主要是摔倒后的皮肤擦伤或者轻微刮伤,通常不严重。发生后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清洁,或者可以使用清水清洗,然后使用碘伏或者酒精进行消毒,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或者创可贴即可。

  2.小切口或割伤

  这种伤口的长度通常<1厘米,深度浅,出血量较少,如纸张划伤或小刀切割伤。发生后先压迫止血,然后用碘伏消毒,最后用敷料或者创可贴覆盖即可。

  3.轻度烫伤/烧伤(一度或小面积二度)

  轻度的烧烫伤多会出现皮肤发红、起小水疱(水疱<1厘米)。发生后要先用冷水冲15-20分钟,然后脱掉烫伤处的衣物,若是不方便脱,要使用剪刀剪开,切记不可撕扯。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冷水中15-30分钟,浸泡后在伤口处覆盖无菌纱布,没有无菌纱布可以先让小面积的伤口暴露在空气中。情况不严重则可以不去就医,涂抹烫伤膏(如磺胺嘧啶银),若是严重要及时就医。

  4.小刺伤/扎伤

  若是刺伤物较小且没有残留,可以挤压伤口排出血液,然后用碘伏消毒。若是刺伤物残留,可以先消毒镊子等工具,消毒后用镊子去除刺伤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若是深度>1厘米的刺伤,要及时就医评估破伤风风险。

  二、哪些情况必须去医院?

  上述情况不严重,大家在家中处理即可。但是,以下伤口不适合居家护理,要及时就医处理。如:

  1.深度或者大面积伤口

  若是发生深割伤、穿刺伤(如钉子扎伤)或者动物咬伤,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2.感染迹象

  一旦出现红肿加剧、化脓、发热、伤口周围发热或者跳痛等现象,也要及时就医处理。

  3.无法止血

  受伤出血压迫10分钟后仍有出血迹象,也要及时就医。

  4.特殊部位

  若是受伤部位在面部、关节或者生殖器附近,也要就医处理,不建议自行处理。

  5.异物残留

  如玻璃碎片、铁锈等无法自行取出,要就医处理,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损伤。

  三、关于伤口处理的注意事项,大家要注意了解

  1.避免触碰伤口

  在伤口愈合期间要注意不能用手触碰伤口,因为手部有很多细菌,触摸可能会造成感染,不利于恢复。若是伤口位于比较容易触碰的部位,可以使用纱布或者绷带进行包扎固定,防止感染。

  2.定期更换敷料

  若是伤口处包扎了敷料,建议大家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观察伤口处的情况,是否出现了红肿加剧、化脓、发热、伤口周围发热或者跳痛等现象,若是出现这些现象要及时就医处理。

  3.遵医嘱用药

  一些伤口情况比较严重,医生会开具药物,在恢复期间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或者涂抹药物。切记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者停药,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调整饮食

  伤口愈合期间要注意调整饮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发物等。

  四、关于伤口处理误区,正确认识看过来

  1.用口水涂伤口

  很多人认为口水可以消毒。事实上,人的口腔是细菌数量和种类最多的部位,在舔伤口时容易将细菌带到伤口,引发二次感染。

  2.伤口清洗必须用消毒水

  清洗伤口的目的是去除异物、细菌和坏死组织,相较于消毒水,生理盐水更合适清洗伤口。这是因为生理盐水最符合人体的生理环境,可有效减少伤口表面的细菌数及代谢物,并且不会损害正常组织。

  3.直接贴创可贴

  伤口不消毒直接贴创可贴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所以要先消毒,再贴创可贴。

  4.伤口包扎越紧越好

  伤口包扎目的是防止感染,包扎过紧不仅会影响舒适度,还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肢体肿胀甚至缺血坏死。所以包扎紧度要适中,若是出现肢体发麻、疼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处理。

  居家护理关键是清洁、保护和观察,不确定伤口严重程度要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