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科学应对儿童及青少年扁平足:矫形鞋垫、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的综合指南

2025-09-29 08:34:08 甘肃省庆阳市康复医院骨关节康复科 赵辰旭

  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现孩子不爱运动,或是一活动就喊脚痛,也不愿意多走路和参加体育活动。很多家长往往会认为是孩子性格使然,或认为孩子懒惰不爱活动,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孩子身体不适造成的,它就是扁平足。提到扁平足,大家都不陌生,但大家对它的处理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是指人的足弓在站立或行走时出现明显塌陷甚至消失,进而导致足部大面积接触地面的一种现象,而青少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则是扁平足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的足弓通常会在5-6岁时才会出现,而8-14岁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因为足弓发育较慢或是未完全定型而出现暂时性的扁平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逐渐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的扁平足却不是单纯的生理因素,而是因为一些先天性或是后天性的疾病引发的,如先天性关节松弛症就会导致孩子的足弓韧带松弛而发生扁平足,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扁平足;此外,如果孩子存在肥胖、穿着不合适的鞋等问题,久而久之也可能发展成扁平足!

  二、何时需要干预?

  既然扁平足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区分并干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孩子在发生扁平足之后还有没有出现其他的症状表现。通常情况下,生理性扁平足是不会对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孩子可以正常走路、跑步、跳跃等活动,且在不负重的时候,能够观察到足弓的存在,这种扁平足就不需要采取特殊干预措施。但如果孩子在发生扁平足之后出现了“八字脚”或是步态不稳、走路摇晃之类的步态异常,或在走路后出现脚部酸困、疼痛不适且休息后仍无法缓解,那么家长就需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了!

  三、应如何应对干预?

  1.出生至3岁:功能锻炼

  3岁以内的扁平足,多为生理性扁平足。通常不需要干预,让孩子多光脚走路,刺激足底肌肉,有利于足弓发育。足弓功能锻炼也是应对扁平足的有效措施之一,这样不仅能改善孩子的足弓支撑力,还能有效地提升足底筋膜的弹性。在锻炼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坐在椅子上,在脚掌不需要支撑身体的情况下勾起脚尖,或是尝试用脚趾夹住地面上的毛巾并缓缓提起,练习的频率则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即可。只要让孩子坚持2-3个月足弓锻炼,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为孩子合理选择鞋子,大多数患儿都能有效改善。

  2.3岁至7岁:穿矫正鞋或矫正鞋垫

  足弓是在7岁左右形成的,如果无明显症状,可以不用处理,如果有症状,可以佩戴足弓垫。使用矫形鞋垫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应对方法之一,家长只需要根据孩子的足部大小购买矫形鞋垫并垫在鞋里,借助鞋垫上模仿足弓的支撑结构将孩子的足弓撑起,就能有效地改善孩子因平足而出现的疼痛。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使用矫形鞋垫可能影响孩子的足部自主功能,因此建议家长让孩子使用矫形鞋垫时只在运动或长时间行走时使用;此外,如果孩子属于生理性扁平足,那么使用矫形鞋垫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足部力量,因此矫形鞋垫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手术重建足弓

  如果孩子的平足症通过上文提到的矫正干预方法无效,那家长就只能尽快采取最后的措施——通过外科手术为孩子重建足弓结构。目前,针对8-14岁平足症常用的足弓重建方式是距下关节制动器植入术。这是一个微创手术,因为平足多是由于距骨的异常活动导致的,通过在跗骨窦植入一颗金属小螺钉,从而限制距骨的过度活动,这个时候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可以让足弓朝着正确的方向发育。当然,对于严重的畸形,可能还要附加其他手术,如腓肠肌腱膜松解、跟骨截骨、Cotton截骨等。

  面对儿童及青少年扁平足,正确的“区分”甚至比“治疗”更重要,作为家长的我们只有在发现孩子有扁平足时耐心观察,在孩子出现不适时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干预,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远离平足症的影响,让孩子能够正常的行走、奔跑与跳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