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识别与家庭护理要点

2025-10-10 09:31:20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妇幼保健院 覃江芸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季节交替时发病率较高。由于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一旦感染,症状可能较为明显。作为家长,了解如何识别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症状及掌握家庭护理方法,对于帮助孩子尽快康复至关重要。

  一、认识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和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这种疾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或有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的孩子更容易患病。当孩子出现持续咳嗽、呼吸急促时,家长要特别警惕,这些往往是支气管肺炎最早发出的警示信号。典型症状表现为咳嗽逐渐加重,从干咳发展为带有痰音的湿咳,部分患儿会伴有喘息声。发热是另一个常见征兆,体温可能突然升高至38.5℃以上,孩子呼吸频率明显增快,严重时能看到鼻翼扇动、肋骨间隙在吸气时出现凹陷。有些婴幼儿会表现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吃奶时容易呛咳或出现口周发青的情况。

  二、家庭护理的核心要点

  当孩子确诊支气管肺炎后,首先要营造适宜的居室环境,保持室温在20-24℃之间,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避免对流风直吹患儿。卧室里要清除毛绒玩具、地毯等容易积尘的物品,家人绝对禁止在室内吸烟,厨房油烟也要及时排出。对于喘息明显的患儿,可以尝试半卧位睡眠,用枕头垫高上半身约30度,这样能减轻呼吸困难。

  发热期间要少量多次喂温水,婴幼儿每2小时喂10-15毫升,年长儿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000-1500毫升。母乳喂养的婴儿要增加喂哺频次,配方奶可适当稀释。饮食选择上推荐稀粥、烂面条等流质半流质食物,逐步添加蒸蛋羹、肉末等优质蛋白。切记避免生冷、油腻及过甜食物,咳嗽剧烈时可喂食少量温蜂蜜水(1岁以上儿童)。

  正确的拍背排痰手法能有效改善通气。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将孩子竖抱趴在家长肩部,或用枕头垫高其腹部呈头低臀高位。五指并拢呈空心掌,由外向内、从下往上轻拍背部,重点叩击肩胛骨下方区域,每次持续5-10分钟。痰液黏稠时可配合雾化吸入,结束后立即帮孩子清洁面部并漱口。注意观察痰液颜色变化,若出现铁锈色或带血丝要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

  体温管理需要掌握科学方法。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用温水(32-34℃)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处,禁用酒精擦浴。服用退烧药后要保证足够水分摄入,避免穿着过多衣物。若持续高热伴有手脚冰凉,可先用40℃左右温水泡暖四肢再降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退热后仍要监测72小时以防反复。

  药物管理必须严格规范。抗生素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即使症状好转也不可擅自停药。不同药物要注意服用间隔,例如头孢类与益生菌需间隔2小时。服用祛痰药后要辅助拍背,服用支气管扩张剂要观察是否出现手抖、心跳加快等副作用。所有药物都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切忌将成人药物减量给孩子服用。

  三、何时需要就医

  当孩子出现特定危险信号时,家长必须立即就医。呼吸频率异常是最重要警示,若婴儿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幼儿超过50次,或出现明显的鼻翼扇动、肋骨间隙凹陷,表明呼吸功能已严重受损。口唇、指甲床持续性发绀提示机体缺氧,此时即使孩子看似安静也需紧急处理。意识状态改变同样危急,如持续嗜睡难以唤醒,或异常烦躁哭闹伴随眼神呆滞,都可能是重症肺炎并发脑缺氧的表现。

  体温异常需特别关注,三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或任何年龄患儿高热持续72小时不退,都可能存在严重感染。进食困难导致尿量显著减少(6小时以上无尿)或皮肤弹性变差,则已出现脱水征兆。咳嗽时痰中带血丝或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提示可能存在气道黏膜损伤。原有症状突然加重也不容忽视,例如本已缓解的发热再度升高,或平静时也出现喘息声、呻吟声。

  四、结束语

  小儿支气管肺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家庭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康复。作为家长,保持冷静、细心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是帮助孩子战胜疾病的关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