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警惕雷雨哮喘这个隐形威胁

2025-10-10 09:59:01 陕西省咸阳市妇幼保健院 王洁 樊像伟 高荣

  夏秋之交,雷雨天气逐渐频繁。当大多数人期待降雨带来凉爽时,却有一群人对此忧心忡忡——他们是雷雨哮喘的易感人群。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雷雨哮喘已从一个陌生的医学名词,逐渐转变为一种需要公众共同防范的健康威胁。国际上欧美多国早有报道,国内近年华北、西北等地病例也显著增多,需引起广泛重视。

  一、了解发病机制与过程

  气象条件的影响:雷雨哮喘的形成与特殊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降雨来临前,大气中的花粉颗粒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分而膨胀。随着雨滴下落,这些膨胀的花粉被击碎成更微小的颗粒,能够轻易深入下呼吸道,最终沉积在支气管和肺泡中。

  身体的过敏反应:对于过敏体质者而言,这些微粒会引发一系列剧烈的呼吸道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会误判这些颗粒为有害物质,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黏膜水肿和黏液分泌增多,从而出现突发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识别高危人群特征

  发病人群范围扩大:该病症最常见于已知的花粉过敏者、哮喘患者和呼吸道敏感人群。然而,临床观察发现近年来雷雨哮喘也可能影响从未有哮喘病史的普通人群,这表明其潜在威胁范围正在扩大。

  国内发生案例:回顾近年来的临床案例,雷雨哮喘在我国多地已有发生。2023年9月,内蒙古某医院经历了就诊高峰:24小时内接诊大量“雷暴哮喘”患者。近期,山西省某地在雷雨天气后,多家医院呼吸道患者激增,其中多数被确诊为“雷暴哮喘”。

  三、关注特殊人群防护

  脆弱人群需重点保护:这些案例充分表明,在花粉高浓度季节遭遇雷暴天气时,易过敏人群面临较高的健康风险。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的呼吸道更为脆弱,是雷雨哮喘的极高危人群。

  具体防护建议:家长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提前采取防护措施;老年人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更应避免在雷雨天气外出,并确保急救药物触手可及。

  四、分级防护措施指南

  提前预警阶段:密切关注花粉预报,特别警惕雷雨天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设置提醒功能。

  室内避险措施:及时关闭门窗,开启高效空气净化器,尽量避免外出,使用空调时选择内循环模式。

  外出全面防护:正确佩戴防护口罩,使用雨具,回家后立即清洁,尽量避免前往植被茂密区域。

  长期防护体系:规范治疗基础疾病,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家庭药箱配备应急药品,制定应急计划。

  五、掌握急诊就医指征

  识别危险信号:需特别强调的是,若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呼吸极度困难、无法说完整句子;嘴唇或指甲发紫;常用缓解药物效果不佳。

  及时就医的重要性:每个雷雨哮喘患者的家属都应该牢记:雷雨哮喘发作时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切勿延误。

  通过科学系统的防护,即使在雷雨多发的季节也能保持呼吸顺畅。关注天气变化,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维护呼吸健康的关键。

  我们应当认识到,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只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提高全社会对雷雨哮喘的认知,建立相应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同样至关重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