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吸笑气成瘾危害大:这些身体信号提示需紧急干预

2025-10-10 10:12:32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陆萍

  “笑气”,化学名为一氧化二氮,曾因能短暂带来欣快感、缓解疼痛,被用于牙科、外科手术的麻醉与镇痛。但如今,它却悄然出现在娱乐场所,成为部分人追逐“快乐”的“危险玩具”。更令人担忧的是,吸笑气成瘾并非“无害消遣”,它会悄悄侵蚀身体机能,当这些异常信号出现时,往往意味着身体已受损,必须紧急干预。

  首先要明确:笑气成瘾的核心危害,是破坏人体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笑气会抑制维生素B12的活性,而这种维生素是神经髓鞘合成、红细胞成熟的关键。长期或过量吸食,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进而引发一系列不可逆的损伤——这也是身体发出“求救信号”的根源。

  当身体出现以下4类信号,别误以为是“疲劳”“受凉”,很可能是笑气成瘾的预警,需立即停止接触并就医:

  神经感觉异常:手脚先“报警”

  这是最早期、最典型的信号。成瘾者会先感到手脚麻木、刺痛,像有“蚂蚁在爬”,或接触东西时“感觉迟钝”,比如拿杯子时没力气、走路时脚底板“发飘”。随着损伤加重,麻木感会从手脚蔓延到四肢,甚至出现“手脚不听使唤”的情况,比如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无法完成。这是因为周围神经已因维生素B12缺乏出现脱髓鞘病变,若不干预,损伤会逐步向中枢神经蔓延。

  运动功能障碍:行走开始“失控”

  当神经损伤影响到运动神经,会出现更明显的行动异常。比如走路时“摇晃不稳”,像喝醉酒一样;上下楼梯时容易“踩空”,需要扶着扶手才能站稳;严重时甚至无法独立站立,只能依靠轮椅。曾有案例显示,一名长期吸笑气的年轻人,因未及时干预,最终出现下肢瘫痪,虽经治疗恢复部分功能,但仍留下了行走不便的后遗症。

  认知与精神异常:大脑“变迟钝”

  中枢神经受损后,会影响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成瘾者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比如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眼就忘;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部分人还会出现情绪波动,容易烦躁、焦虑,甚至产生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这些信号往往被忽视,但却是身体发出的“严重警告”,提示大脑已受到损伤。

  血液系统异常:身体“缺氧”的信号

  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此时身体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稍微活动就会感觉“喘不上气”。这是因为红细胞无法正常携带氧气,导致全身器官处于“缺氧”状态,长期下来会进一步加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负担。

  更危险的是,笑气成瘾具有“隐蔽性”。初期吸食者可能只觉得“放松、开心”,但随着身体对笑气产生依赖,需要不断增加吸食量才能达到同样效果,形成“越吸越伤、越伤越想吸”的恶性循环。而一旦出现上述信号,往往意味着损伤已累积到一定程度,若仍不停止,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瘫痪,甚至因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若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吸笑气习惯,且出现上述任一信号,务必立即采取两步行动:第一步,彻底停止接触笑气,切断危害源头;第二步,尽快到医院神经内科或成瘾医学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检测维生素B12水平、血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评估损伤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12,同时接受针对性的神经修复治疗。

  笑气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但其造成的损伤却可能伴随一生。别让一时的好奇与放纵,毁掉健康与未来——认清这些身体信号,及时干预,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选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