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人群适合的中医护理小妙招
一、缓解失眠的中医护理小妙招
1.穴位按摩
头部穴位:百会穴,每次按压5秒,放松后继续,反复20组,安神醒脑,减轻失眠与头痛症状;神庭穴:按揉2分钟,以自觉酸胀感为宜,可宁心安神,改善睡眠;太阳穴,按揉两侧太阳穴,环形按摩10圈,减轻头部疲劳,放松神经,减轻紧张感所致失眠。
足部穴位:涌泉穴,睡前温水泡脚后按摩2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感但无疼痛为宜,滋补肾阴,调节营养平衡,减轻身体虚弱引起的失眠;太溪穴,按揉2分钟,可补肾气、安心神,减轻肾虚所致失眠。
2.耳穴压豆
取穴:神门穴、心穴、肾穴、脾穴、内分泌穴。
操作:取王不留行籽,放到胶布中央,贴压到耳穴,手指轻柔按压,产生酸麻、胀痛感,无刺激性疼痛,按压3分钟,每日3次。
作用:我们的耳朵分布着多个穴位,对应五脏六腑,按压这些穴位能够改善脏腑功能,还可调节免疫力,由此来发挥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二、安全助眠的中医护理小妙招
1.中药茶饮
酸枣仁茶:酸枣仁15g,碾碎后用热水冲泡,焖泡15分钟,当茶饮用。酸枣仁有安神助眠作用,可养心补肝,宁心安神。这种茶比较适合心肝血虚人群,如存在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的表现,可能属于该人群。
桂圆莲子茶:桂圆肉10g,莲子15g,洗干净大火煮沸,一般要30分钟左右,取出放凉后饮用。桂圆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莲子有养心安神作用,同时服用可调理心脾两虚体质。这种茶比较温和,可以长期饮用,除了缓解失眠之外,还能改善乏力、食欲不振等。
百合知母茶:百合15g,知母10g,洗干净后煎煮20分钟,取水饮用。百合可以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知母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这种茶适合阴虚火旺体质引起的失眠,一般表现为心烦意乱、夜间盗汗等。
2.饮食调理
长期失眠人群建议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习惯,此外,还可以多食用一些有安神作用的食物。晚餐可将小米粥作为主食,小米中含有色氨酸,这种物质在我们体内能转化成为血清素,有调节神经功能、促进睡眠作用,煮粥时还可以搭配红枣、桂圆等食物。牛奶有助眠作用,可以在睡前1小时左右饮用,建议加热后饮用,效果更佳,能舒缓神经,帮助入睡。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苹果等,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可维持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饮食禁忌包括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饮品为浓茶、咖啡,原因为刺激神经系统或导致中枢神经兴奋,引起入睡困难。
三、情志不遂失眠的中医护理妙招
中医情志疗法的理论认为,七情失调可引起诸多疾病,而失眠常见,可通过缓解不良情绪而改善睡眠质量。
冥想:保持室内安静,平躺,放松身心,关注自己呼吸,排除杂念,冥想15分钟,也可搭配舒缓音乐进行。练习瑜伽,例如,婴儿式、猫牛式等能够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转移注意力:日常生活中,多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例如,到公园散步、登山等,能够修养身心。此外,还可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跳舞、太极等,可以锻炼身体,还能缓解夜间失眠。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分散注意力。
以情胜情法:因过度思虑、忧愁引起的失眠,采用喜胜忧法。例如,经常组织亲朋好友举办聚会,营造欢乐氛围,或引导其回忆生活中的趣事、成功经历,引发喜悦之情,从而缓解忧愁焦虑。针对急躁、烦恼等引起的失眠,适合思胜怒法,深入思考问题、参与需要谨慎谋划的活动,促使情绪恢复平静,进而改善睡眠。
总结而言,失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也是导致多数人出现身体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因此,要重视长期失眠的潜在危害。失眠症患者往往通过服用抗失眠药物治疗,但有依赖性,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神经损害。中医干预措施比较安全,且无需用药,不会增加身体负担,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操作方便,自己或者家人就能操作,此外,饮食调节、中药茶饮等除改善失眠质量,还能增强身体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