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沉默杀手”

2025-10-13 09:00:04 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 李发凯

  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呼吸,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自由呼吸的可贵。今天,我们走近常见的一种呼吸慢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个听起来陌生却威胁着数亿人健康的“沉默杀手”,学习如何守护自由呼吸。

  一、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你可以把肺想象成倒着长的“树”,气管是树干,不断分叉成很多细小的“树枝”(支气管),最末端连着像小气球一样的“肺泡”。我们呼吸,就是空气在这些“小气球”里进出的过程。慢阻肺,简单来说,就是这棵“呼吸树”长期发炎,堵住了,导致呼吸变得不顺畅;你会感觉呼吸越来越费力,特别是“呼气”的时候,总觉得有口气没吐完,憋得慌。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有哪些?

  1.吸烟

  研究表明,约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吸烟相关。无论是一手烟还是二手烟,都是慢阻肺明确的致病因素。 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风险越高。 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它们可麻痹并摧毁气道纤毛,从而导致“清洁系统”瘫痪,引发反复感染,激发慢性炎症,损伤肺组织和气道,还可导致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肺泡壁被“消化”,形成肺气肿。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吸入某些职业性粉尘,如煤尘、棉尘、硅尘等,可诱发慢阻肺;吸入某些化学烟雾(如异氰酸酯、镉)或刺激性的气体,也会导致与吸烟类似的炎症反应,引发慢阻肺。

  3.室内空气污染

  生物燃料(如柴草、木炭、动物粪便)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发展中国家不吸烟女性罹患慢阻肺的重要原因。厨房油烟,也是慢阻肺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4.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遗传易感性,有慢阻肺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其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明确的遗传性疾病。此类患者体内缺乏一种保护肺弹力纤维的蛋白质——α1-抗胰蛋白酶,即便他们不吸烟,也极易在年轻时发生严重的肺气肿。

  5.呼吸道感染

  儿童时期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可能影响肺的发育,增加成年后患慢阻肺的风险。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多表现为间歇性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晨起时明显;部分患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促,仅在爬楼、快步走时感到“气不够用”,常以为是“年纪大了”或“缺乏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期,胸闷气短较前加重,日常活动如走路、穿衣、洗漱即感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明显,可合并喘息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除了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和喘息症状外,还有口唇紫绀、下肢浮肿、肝肿大等,部分患者出现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等。

  四、如何及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如果你是一位烟民,如果你经常接触粉尘或烟雾、油烟之类物质,如果你有慢阻肺家族史,建议把胸部CT和肺功能等列入定期体检项目;如果你新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应尽快前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并完善胸部CT、肺功能、动脉血气等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检查时,你只需要按要求对着一个仪器用力吸气和呼气。医生可通过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这个指标来判断病情。如果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这个比值仍低于70%,则证实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可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CT,是辅助诊断的有力手段,能更清晰地显示肺气肿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发现肺大泡,并有助于鉴别诊断。动脉血气分析,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用于评估是否出现了呼吸衰竭。

  五、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么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可治愈,但可以有效治疗和管理,可做到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1.远离病因

  戒烟,能有效延缓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

  减少职业暴露,如加强通风和佩戴有效的防护口罩。

  改善室内空气,可使用清洁能源,安装强力油烟机。

  2.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来“打开”气道。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福莫特罗,可快速缓解症状。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可长效控制症状。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用于有反复急性加重风险的患者,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可显著减少急性加重。

  其他药物,如祛痰药、茶碱类药物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非药物治疗

  肺康复治疗,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运动训练,包括针对性的步行、踏车、力量训练等,是改善呼吸困难和耐力的最有效方法。呼吸肌锻炼,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能帮助克服呼吸困难,改善气体交换。

  呼吸支持治疗,是慢阻肺治疗中的重要部分。呼吸机辅助通气,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可减轻呼吸肌疲劳。对于有慢性呼吸衰竭的严重患者,每天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可提高生存率。

  疫苗接种,如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可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肺部反复受损。

  营养支持,能为身体和呼吸肌肉提供充足的“粮草”。

  外科手术,对于极少数严重的肺气肿、巨大肺大泡患者,可考虑肺减容术或肺移植。

  4.应对急性加重

  一旦出现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六、结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沉默杀手”,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对于每一位读者而言,最重要的信息是:预防和早期筛查,从今天开始,永远不晚。请珍惜每一次自由呼吸的权利,远离烟草,保护环境,关注肺部健康。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困,请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我们完全可以重拾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