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守护足下健康:糖尿病足日常养护的关键细节

2025-10-24 09:17:20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邓陆琳 欧秋果 郑焱玲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双脚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最需精心呵护的薄弱环节。由于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足部神经与血管,哪怕是一个微小的伤口、一次不经意的摩擦,都可能引发感染、溃疡,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风险。掌握以下关键细节,就能为双脚筑起一道“防护墙”。

  细节一:每日可视化检查,不放过任何微小异常

  神经病变会让糖尿病患者足部感知能力下降,即使出现伤口、水疱也可能毫无察觉,因此“每日自查”是养护的第一道防线。建议每天睡前用温水洗脚后,在充足光线下对照镜子仔细检查双脚,重点关注三个部位:

  1.足底、趾间:查看是否有破损、红肿、水疱、脱皮或白色霉点,这些可能是真菌感染或早期溃疡的信号;

  2.趾甲:观察趾甲是否变厚、变色(灰黑、发黄)、变形,或出现嵌甲(趾甲嵌入肉中),嵌甲易引发甲沟炎,需及时处理;

  3.脚踝与脚背:留意是否有肿胀、淤青,按压时是否有疼痛点,肿胀可能提示血管循环不畅。若自己无法看清足底,可借助手机拍照或请家人协助检查,发现异常当天就应联系医生,切勿拖延。

  细节二:科学清洁与保湿,避免过度护理伤皮肤

  正确的清洁方式能减少足部感染风险,但不少患者存在“清洁误区”,反而损伤皮肤屏障。清洁时需遵循“温、软、轻”原则:

  水温控制在37℃-40℃:可用手腕内侧或温度计测试水温,避免用热水烫脚——高血糖会导致足部感知迟钝,热水易造成烫伤而不自知;

  清洁工具选柔软毛巾:避免使用搓澡巾、毛刷等粗糙物品,轻柔擦拭双脚,尤其注意擦干趾间缝隙,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

  保湿只涂“无破损皮肤”:洗完脚后,用无香料、无酒精的润肤霜涂抹足底、脚背,缓解皮肤干燥开裂;若足部已有伤口、溃疡,不可涂抹润肤霜,需按医嘱使用专用敷料。

  细节三:选对鞋袜是“防护盾”,远离隐形伤害

  不合适的鞋袜是糖尿病足伤口的主要诱因之一,选鞋、穿鞋需避开三个“雷区”:

  不穿“挤脚鞋”:优先选择圆头、宽松、透气的鞋子,鞋头应有足够空间让脚趾活动,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或过紧的皮鞋,防止挤压脚趾引发溃疡;

  不穿“露脚鞋”:凉鞋、拖鞋、人字拖会让脚部直接暴露,易被外物划伤或摩擦受伤,日常建议穿覆盖整个脚部的鞋子;

  穿鞋前“倒一倒、摸一摸”:每次穿鞋前,先将鞋子倒置摇晃,检查是否有石子、线头、褶皱等异物,再用手伸进鞋内摸一遍,避免尖锐物品或凸起部位划伤脚部;袜子选择浅色、棉质、无弹性的款式,浅色便于及时发现血迹,棉质透气吸汗,无弹性可避免勒紧脚踝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每天更换袜子。

  细节四:控制血糖+改善循环,从“根源”保护双脚

  足部问题的核心诱因是高血糖,因此控糖是养护的根本。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血糖稳定能减少神经、血管损伤,降低足部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足的养护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习惯。每一次细致的检查、每一双合适的鞋袜、每一次血糖的稳定,都是对双脚的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