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手术前为啥要禁食禁水?麻醉科的“安全红线”可别踩

2025-10-27 09:20:47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王春雨

  提起手术,那就不得不说一下禁食禁水,这项看似十分简单的术前准备,包含着严谨的医学逻辑,被称为麻醉科的“安全红线”,直接关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如果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禁食禁水,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手术期间的死亡风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手术前为啥要禁食禁水。

  一、手术前禁食禁水的核心逻辑

  人体的气道拥有天然的防御系统,吞咽反射、呕吐反射是重要的防御屏障,主要作用是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后进入气管。但是,患者手术时如果采取的是全身麻醉,在药物的作用下会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暂时性的抑制,导致人体的吞咽反射、呕吐反射防御屏障“失效”。此时患者咽喉部清除异物的能力下降,胃内压力升高导致胃内容物通过反流进入咽喉。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丧失了意识、反射迟钝,胃内容物反流后可进入气管。胃内容物中含有一定量胃酸,pH值较低,反流后被吸入肺部可导致化学性肺炎,引发肺组织水肿、渗出,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威胁患者生命。另外,如果反流的胃内容物中含有未被完全消化和分解的固体食物,容易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二、踩“安全红线”有哪些严重后果

  很多人认为手术前禁食禁水并没有那么重要,并且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少吃一点东西,少喝一口水,应该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甚至在医护人员询问时还选择了隐瞒自己进食、喝水的真实情况,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患者手术前如果进食、喝水了,在手术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误吸,这时麻醉医生就需要与手术医生协商后立即停止手术,然后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将异物吸出,或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实施抢救。如此一来,不仅导致手术中断,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并且增加了手术费用,而且还容易导致肺部留下后遗症。患者手术前进食、喝水即使没有引发手术中误吸,也会因为胃内有残留食物增加手术麻醉诱导难度。麻醉医生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采用面罩通气时可能造成胃内压力升高,从而使得反流概率提升。医生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胃内有残留物,可能会紧急取消手术而导致疾病诊疗延误,患者需要二次准备,提高了手术负担、心理负担。手术中如果因为未严格遵医嘱禁食禁水,手术期间因为误吸引发肺部感染,会使患者术后恢复缓慢,延长住院时间,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

  三、手术前禁食禁水的具体要求

  虽说禁食禁水是麻醉科的“安全红线”,但是也并非需要遵循同一个标准,麻醉科医生会根据食物的胃排空时间确定禁食禁水的具体时间。例如,清水、运动饮料、不含果肉的果汁等清流质食物,在人体的胃内排空速度最快,食用后2小时左右基本排空,所以只需在术前2小时禁食禁水即可,不仅能够解渴,而且不会增加误吸风险。牛奶、豆浆等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胃排空较慢,一般需要在手术前6小时开始禁食禁水。米饭、面条、肉类等固体食物胃排空时间最长,需要在术前预留足够的胃排空时间,需要在手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禁水。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手术麻醉都需要严格禁食禁水,例如拔牙、体表小手术时,只需要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患者手术期间保持清醒,吞咽反射、呕吐反射都正常,一般不需要严格禁食禁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在术前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的特殊情况,应当咨询医生,可以在术前1-2小时饮用极少量清水送服。

  总而言之,手术前禁食禁水之所以是麻醉科的“安全红线”,是因为禁食禁水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康复的重要前提。为了自己的安全,需要手术的患者一定要听清楚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告知的禁食禁水时间以及具体要求,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去触碰“安全红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