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新生儿脐炎咋预防?记住这几点

2025-10-27 09:21:21 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何启铭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脱落需要一定时间,这期间脐部因存在伤口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新生儿脐炎,症状较轻时会出现局部红肿渗液,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败血症、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做好新生儿脐炎预防和脐部护理十分重要。新生儿脐炎的主要诱因就是细菌感染,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大部分新生儿都可能免受脐炎侵害。那么新生儿脐炎咋预防?可以记住以下这几个关键点,为宝宝的脐部健康护航。

  一、做好清洁消毒,预防感染

  脐带未脱落前,预防感染是脐部护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做好每日的清洁和消毒。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消毒用品,比如75%医用酒或0.5%聚维酮碘溶液,这些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细菌。75%医用酒挥发性强,使用后能尽快使皮肤干燥,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适用于脐带未脱落、脐部无渗液的情况;0.5%聚维酮碘溶液挥发慢,使用后需要处理多余的液体,但刺激性较小,可以用于脐部有轻微渗液或皮肤敏感的宝宝。

  在消毒时,家长要先洗净双手,保证手部卫生,然后轻轻提起脐带残端,用蘸取消毒剂的棉签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待消毒液干燥后再给宝宝穿衣,以免影响消毒效果。此外,脐部消毒每日操作一次即可,不需要频繁消毒,但当脐部位置被尿液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二、保持脐带干燥

  脐带部位长期潮湿也是引发脐炎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持脐带干燥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滋生。在脐带未脱落前,给宝宝洗澡时尽量选择擦浴的方式,使用温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避开脐带部位。如果宝宝脐带恢复良好,且已结痂,可以尝试进行盆浴,但需要做好局部护理,如使用脐带防水贴,避免洗澡水直接接触脐带部位,洗澡后进行规范消毒。

  此外,当脐带部位出现少量渗液情况时,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要及时进行消毒并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此时不需要用药;但渗液出现脓性或黄绿色时,可能是感染所致,应立即就医诊治。

  三、避免外界刺激

  脐带部位比较脆弱,对外界的摩擦、污染等刺激较为敏感,因此要避免这些情况发生,从而降低感染风险。首先,要遵循脐带自然脱落的原则,避免手动强行剥离脐带,以免脐带根部破损,给细菌增加侵入的机会;但如果超过3周脐带还未自行脱落,或出现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处理。

  其次,给宝宝穿纸尿裤时,要保持脐带部位裸露在外,避免将纸尿裤覆盖脐带,以免两者之间相互摩擦,引起局部损伤。此外,不要随意给宝宝涂抹药膏,脐带部位出现红肿、渗液情况,一般都是正常现象,不需要使用药物,盲目使用药物可能会破坏局部正常菌群平衡,降低皮肤抵抗力,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四、做好家庭防护

  新生儿的身体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免疫力也较为低下,因此,除了做好宝宝自身的脐部护理,也要保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全方面保证宝宝的健康。每天开窗通风2次左右,每次保持30分钟,以保证空气新鲜;定期打扫室内卫生,用含有消毒成分的水擦拭物体、玩具表面,减少灰尘和细菌数量;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2-26℃,湿度保持在50%-60%。此外,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尽量减少不必要人群接触,尤其是患有感冒的人群,防止交叉感染。必须接触时一定要让访客戴好口罩等防护措施,做好手部清洁工作,避免接触宝宝手、口、脐带等关键部位,降低感染风险。

  五、警惕脐炎早期信号

  预防脐炎不仅要做好护理措施,还要尽早识别早期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愈合。新生儿脐炎早期常见的症状危险为:脐带周围红肿范围超过1厘米、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脐带残端出血等,或出现明显的臭味,这些都是感染的预警信号。如果发现宝宝嗜睡、吃奶量减少、无原因的哭闹、发热等,家长也要警惕脐炎,需立即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六、结束语

  新生儿脐炎在宝宝出生后1-2周内比较常见,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避免其发生。家长要做好宝宝脐部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避免皮肤受到刺激,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家庭防护,减少不必要的人群接触,这也能为宝宝提供相对安全的成长环境。新生儿出生后,家长只要细心的照顾宝宝,就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脐带护理期,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