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入手: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妙招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反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吞咽困难、咳嗽等食管外症状。虽然胃食管反流病看似不致命,但长期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食管炎、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做好日常护理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至关重要。
一、饮食细节
1.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酸甜、油腻的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反流症状。比如辣椒、大蒜、洋葱等辛辣食物,会使食管黏膜受到刺激,同时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柠檬、柑橘、番茄等酸性食物,容易引发反酸;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则会延缓胃排空,导致胃内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2.控制进食量与时间。暴饮暴食会使胃内压力骤增,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患者应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每次进食不宜过饱,七八分饱即可。同时,要注意进食时间,晚餐不宜吃得过晚,睡前3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
3.选择合适的食物。患者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同时,蛋白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腐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注意,有些食物可能会因人而异,患者要留意自己食用某种食物后是否会出现不适症状,若有则应避免再次食用。
二、生活习惯
1.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患者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这样利用重力作用能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仅垫高枕头,因为这样可能会使颈部弯曲,反而加重不适。
2.戒烟限酒。吸烟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使其功能失调,导致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而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同时也会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加重反流症状。因此,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戒烟限酒。
3.控制体重。过多的脂肪会压迫胃部,使胃内压力升高,同时也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因此,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
4.避免穿紧身衣物。穿紧身衣物,尤其是紧身裤、束腰等,会增加腹部压力,促使胃内容物反流,患者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
三、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等。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患者要留意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引起头痛、腹泻、恶心等症状;促胃肠动力药可能会导致嗜睡、口干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3.不盲目服用其他药物。有些药物可能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如某些降压药、抗胆碱药、非甾体抗炎药等。患者在服用其他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告知自己的病情。
四、情绪调节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导致胃排空延迟,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加重胃食管反流。因此,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瑜伽、冥想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同时,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也能获得情感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五、症状监测与就医
1.做好症状记录。患者可以记录自己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程度以及诱发因素等,这样在就医时能为医生提供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2.明确就医指征。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及时就医:症状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呕血或黑便;体重明显下降等。
总之,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用药、情绪等多个细节入手,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