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老腰酸背痛?试试中医推拿调养

2025-10-29 09:15:54 仪陇县人民医院 陈果

  现代人工作久坐、姿势不当、缺乏运动,导致“老腰酸背痛”几乎成了全民通病。许多人以为这是“累”的表现,忍忍就好,殊不知,长此以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埋下脊柱疾病的隐患。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自然疗法,主张通过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放松筋骨,帮助身体恢复自愈力。本文将从中医角度解析腰背痛的成因,并介绍推拿调养的原理与方法。

  一、为什么会出现腰酸背痛?

  1.久坐成疾:现代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久坐,会使腰背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受阻,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引发酸胀和疼痛。中医称之为“久坐伤肉”,气血不畅,筋脉拘急。

  2.体虚受寒:寒湿入侵引起的疼痛

  不少人腰背痛在阴雨天、受凉后加重,这多与“寒湿邪气”有关。寒邪易使经络收缩、气血运行受阻;湿邪则滞留体内,使人感到沉重酸痛。中医认为,“寒主收引,湿主黏滞”,二者合并则疼痛难愈。

  3.劳损积累:过度使用引起的“伤”

  频繁弯腰、搬重物、锻炼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肌肉或韧带拉伤。中医将此类损伤归为“劳损”,久之则“气血瘀滞”,疼痛反复发作。若不及时调理,还可能发展为慢性腰肌劳损或椎间盘突出。

  二、中医推拿:以手代药的调养之法

  1.原理解析:调气血、通经络和脏腑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推拿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起到疏通气血、放松筋骨、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它不仅缓解表面的肌肉紧张,还能通过经络系统调节全身状态,实现“标本兼治”。

  常用手法包括:

  推法:沿经络推动,行气活血,使血脉流畅;

  揉法:温通经络,放松肌群,解除僵硬感;

  按法:刺激穴位,缓解疼痛,活络深层组织;

  滚法:促进循环,松解粘连,恢复筋骨柔韧。

  2.常用穴位:针对腰背的“调养密码”

  腰阳关(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方):主治腰腿酸痛、僵硬不灵;常配合热敷或艾条温灸使用,能促进气血流畅,缓解肌肉紧张。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补肾强腰,缓解劳损;常用于久坐、久站引起的腰部乏力,刺激时有温热感向下延。

  委中穴(腘窝中点):通调气血,治疗腰背疼痛有奇效;推按时可放松下肢筋膜,对腰部放射性疼痛有良好作用。

  大肠俞、膀胱俞:调理下焦气血,改善因脏腑失调引起的腰痛;刺激此区可促进排毒代谢,帮助湿气外排,增强腰部活力。

  3.推拿调养的益处

  中医推拿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炎症反应;调整神经功能,缓解紧张和焦虑;提升身体整体免疫力,预防复发。长期接受专业推拿调理,可使腰背部肌群恢复弹性,脊柱负担减轻,腰酸背痛自然远离。

  三、自我调养与日常预防

  1.养成正确坐姿与站姿

  保持腰背挺直、肩膀放松,避免驼背或长时间固定姿势。建议每工作一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活动腰部和肩颈,有助于血液循环。若长期伏案,可在腰部垫靠垫或支撑枕,帮助维持脊柱自然曲度,减轻腰椎压力,预防慢性劳损。

  2.适度运动,强筋健骨

  推荐练习八段锦、太极、瑜伽等柔和运动,以“动中求稳”为原则。加强腰背肌锻炼可稳定脊柱结构,减少劳损机会。运动前可做热身,避免突然发力;每日坚持拉伸和深呼吸训练,能改善关节灵活度,促进血液循环与代谢。

  3.保暖与作息:寒湿不侵,气血自顺

  腰背部要注意保暖,避免空调直吹、坐凉地;保持规律睡眠,保证肝肾精气充足。中医讲“肾主骨,肝主筋”,两者调和,筋骨方能强健。女性或体质偏寒者可多用热敷或艾灸腰部,促进阳气运行;夜晚入睡前轻拍腰部,有助于放松经络、缓解酸胀。

  四、结语

  老腰酸背痛虽常见,却不可轻视。中医推拿以“通”为本,通过经络、气血的调整,使身体恢复平衡与活力。对于现代人而言,推拿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身体,学会养护筋骨,让疲惫的身躯得到真正的放松。坚持调养,远离疼痛,从推拿开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