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家有“疝”气的老人,日常护理如何防“嵌顿”?

2025-10-31 11:26:56 山西白求恩医院 许智慧 吕娜

  “医生!护士!快看看我父亲,他肚子上的包块卡住了,疼得厉害!”

  一个安静的周日夜,病房被一位急诊患者打破了平静。家属推着轮椅上的李大爷(化名)冲了进来。80岁的李大爷额头冷汗涔涔,手指紧紧捂着右下腹。原来,李大爷患有腹股沟疝多年,平时包块都能自行回纳,便未重视。当晚,因一场感冒引发剧烈咳嗽,之后腹股沟的包块便突然膨出、无法回去,并出现剧烈疼痛。

  值班护士迅速评估,发现包块触感坚硬、压痛明显,立即意识到这是危险的“嵌顿疝”,随即启动应急流程。经医生紧急手法复位成功,最终避免了手术,转危为安。一场因咳嗽引发的急症,为所有家中有“疝”气老人的家庭敲响了警钟:日常护理中,我们该如何守住防线,将“嵌顿”风险降至最低?

  第一部分:识“疝”知“危”——看懂嵌顿的预警信号

  首先,家属需要成为老人健康的“哨兵”,能准确识别嵌顿的危险信号。

  1.什么是嵌顿?

  通俗地讲,嵌顿疝就像一件衣服被门缝紧紧夹住,脱不下来了。即腹腔内的组织(多为肠管)卡在疝囊颈部,无法回纳腹腔,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2.嵌顿的四大警报信号

  “回不去”:平时平躺时能自行消失或用手推回的包块,此刻无法复位。

  “剧痛”:包块出现剧烈、持续性的疼痛,而不仅仅是以往的坠胀感。

  “变硬”:包块触感变得紧绷、坚硬,有压痛。

  “全身反应”: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

  第二部分:防患于未然——日常生活的“减腹压”黄金法则

  预防嵌顿,核心在于避免任何导致腹内压力骤增的行为。

  1.饮食护理:打通“肠道高速路”

  护士建议:多吃“三多”食物——多纤维素(蔬菜、粗粮)、多水分(保证每日饮水量)、多益生菌(酸奶)。忌辛辣、油腻。

  2.行为护理:告别“用力”瞬间

  护士建议:起身/卧位:指导老人先侧身,用手臂支撑身体再缓慢坐起,避免直接仰卧起坐。

  提物:绝对禁止提举重物。

  穿衣:穿宽松舒适的裤子,避免过紧的腰带。

  如厕:使用坐便器,脚下可踩一个小板凳,使膝关节高于髋部,更利于排便,切勿用力排便。

  3.健康管理:控制“慢性咳嗽”

  护士建议: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病,劝告吸烟老人戒烟。感冒咳嗽时,用手掌轻轻按压住疝气部位,给予一定支撑。

  4.疝带使用:暂时的“安全带”,非根治之法

  护士建议: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型号。强调:必须在疝内容物完全回纳腹腔后佩戴,否则会加重嵌顿风险!夜间睡眠时应解除。

  第三部分:险情处置——发生疑似嵌顿的“三要三不要”

  三不要:1.不要强行用手试图将包块推回。2.不要热敷,热敷会加重局部水肿。3.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拖延等待。

  三要:1.要立即让老人平躺,双腿微曲,放松腹部。2.要安抚老人情绪,禁食禁水。3.要立即拨打120或尽快送往医院急诊,并明确告诉医生“怀疑腹股沟疝嵌顿”。

  科学的家庭护理是守护“疝”气老人安全的关键防线。多一分细心,就能少一分风险。请记住,这些护理措施是提高生活质量、避免急症的重要手段,而最终的根治方案是择期手术。鼓励家属陪同老人咨询外科医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稳妥的手术计划,一劳永逸地解除隐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