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慢性咳嗽VS哮喘:儿科医生教你一招快速区分

2025-11-03 09:50:48 贺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 朱春燕

  在儿科门诊中,慢性咳嗽与哮喘是两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但二者在症状表现、病因机制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许多家长因难以区分这两种疾病而延误治疗时机,本文将从核心特征、伴随症状及诊断要点三个维度,为家长提供实用的鉴别方法。

  一、核心症状差异:咳嗽性质与发作规律

  1.慢性咳嗽:以持续性为特征

  慢性咳嗽的核心表现是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咳嗽性质多样,可为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其咳嗽模式通常稳定,无明显的昼夜波动,但部分患者夜间平卧时可能因体位改变或胃食管反流加重。例如,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多在日间直立位或进食后出现,而鼻后滴漏综合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则与体位变化密切相关,清晨起床时因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引发咳嗽。

  2.哮喘:以阵发性喘息为核心

  哮喘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和胸闷,咳嗽常为伴随症状。喘息表现为呼气时高调哨笛音,多因气道狭窄导致气流受限,夜间或凌晨症状加重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例如,患儿可能在夜间因喘息或咳嗽惊醒,凌晨4-5点达到症状高峰,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

  二、伴随症状对比:线索指向不同病因

  1.慢性咳嗽:多系统伴随症状

  慢性咳嗽的伴随症状常能反映潜在病因。上气道症状方面,鼻塞、流涕、咽痛、频繁清嗓等提示鼻后滴漏综合征,多见于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患儿;消化系统症状上,反酸、烧心、嗳气等胃食管反流表现,咳嗽常在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后加重;感染相关症状中,发热、痰液颜色变化可能提示支气管炎或肺炎。

  2.哮喘:过敏与气道高反应性表现

  哮喘的伴随症状与气道炎症、过敏反应紧密相关。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存在哮喘、过敏史,是哮喘重要风险因素。接触冷空气、运动、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症状加剧,凸显气道高反应性。且胸闷发作时或伴焦虑情绪,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三、诊断要点:从病史到检查的鉴别路径

  1.慢性咳嗽:病因导向的诊断

  慢性咳嗽诊断以病因为导向。病史询问时,要着重了解咳嗽持续时间、诱因(像体位、饮食)、伴随症状以及用药史(如ACEI类降压药可能引发干咳)。辅助检查方面,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确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金标准,鼻窦CT可排查鼻窦炎致鼻后滴漏综合征,支气管激发试验能鉴别咳嗽变异性哮喘。

  2.哮喘:功能与炎症并重的评估

  哮喘评估需兼顾功能与炎症。肺功能检查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可逆性阻塞,是诊断关键;呼气峰流速变异率异常可辅助诊断。过敏原检测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与症状关联。症状日记记录发作情况,助识别哮喘昼夜节律特征。

  四、儿科医生的鉴别口诀:一招快速区分

  儿科医生有鉴别口诀助快速区分慢性咳嗽与哮喘:“一查时间二听音,三问过敏四看因”。查时间,咳嗽超8周考虑慢性咳嗽,阵发性喘息伴咳嗽提示哮喘;听音,慢性咳嗽多无哮鸣音,哮喘双肺有广泛哮鸣音且呼气相延长;问过敏,哮喘患儿多有相关病史;看因,慢性咳嗽排查多种病因,哮喘则需确认气道高反应性。

  五、治疗原则:针对性干预是关键

  1.慢性咳嗽:病因治疗为主

  慢性咳嗽以病因治疗为主。胃食管反流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并调整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鼻后滴漏综合征采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联合鼻腔冲洗;感染相关则依病原学选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2.哮喘:长期管理为核心

  哮喘治疗以长期管理为核心。控制药物方面,需每日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解药物选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应对急性发作;同时要远离过敏原,保持室内环境良好,预防感染。

  六、结论

  慢性咳嗽与哮喘虽均以呼吸道症状为表现,但通过症状性质、伴随表现及诊断检查可明确区分。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咳嗽模式、诱因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早期识别与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切勿因误诊延误病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