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衰的“魔肺”ECMO,哪些人适合用?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项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俗称“魔肺”。它可暂时替代心脏与肺部的部分功能,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赢得关键的治疗时机。在重症心衰治疗中,ECMO作用显著,但并非所有此类患者都适用,临床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一、什么是ECMO?
ECMO的核心机制在于将患者静脉血引至体外,经人工膜肺完成氧合、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后,再由人工泵将氧合后的血液回输体内。依据血液回输路径的差异,可分为静脉-静脉ECMO(VV-ECMO)与静脉-动脉ECMO(VA-ECMO)。其中,VA-ECMO可同时支持心脏与肺部功能,在重症心衰治疗中应用更为普遍。
二、适合使用ECMO的重症心衰人群
1.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急性心衰患者
急性心衰发作时,患者心脏功能会急剧减退,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血压偏低、组织供血不足等现象。采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治疗,以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手段后,若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时可考虑采用ECMO。ECMO能迅速改善患者的循环与氧合状况,为心脏功能恢复争取时机。以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急性心衰为例,若梗死范围较广,心脏泵血能力显著下降,常规治疗难以起效,ECMO可暂时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全身血液循环,为后续血管再通治疗或心脏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2.心脏术后无法脱离体外循环的患者
部分心脏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等)后,患者常因心肌水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出现心脏功能不全,难以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此时,ECMO可作为过渡手段,辅助患者度过术后危险期,等待心脏功能逐步恢复。
3.暴发性心肌炎导致的重症心衰患者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迅猛,病情进展极快,短时间内就会造成严重心肌损伤,进而引发重症心力衰竭。好在其心肌损伤多可逆转,临床中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借助ECMO支持循环与呼吸功能,能为心肌修复争取宝贵时间,从而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概率。
4.等待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患者
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心脏移植是重要手段,不过供体获取难度较大,需等待适配来源。等待期间,部分患者心功能会骤降,难以维系生命,此时ECMO可作为桥接方式,维持其生命体征,直至获得合适供体以完成移植。
三、使用ECMO的注意事项
ECMO在重症心衰救治中成效突出,不过也伴随着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风险。因此,使用期间需持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优化治疗策略。同时要明确,ECMO仅为支持手段,无法取代针对病因的治疗,在应用ECMO的同时,仍需积极处置引发心衰的基础疾病。
总之,ECMO为重症心衰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但其应用有严格适应证。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综合评估,再决定是否应用,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