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诺如病毒不可怕,科学认知来防范

2025-11-05 09:14:44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涵

  诺如病毒是学校中最常见的急性肠胃炎病原体之一,具有传播快、感染强的特点,一旦爆发,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波及多个班级甚至全校。其主要通过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导致学生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由于学校环境封闭、学生群体密集,预防和应对显得尤为重要。科学认知、规范防控,是阻止诺如病毒在校园内蔓延的关键所在。

  认识诺如病毒:学校中的“隐形传染者”

  诺如病毒属于高传染性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极易爆发,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即病毒可借助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物品表面或双手进入人体,一旦有学生感染,若未及时进行隔离与消毒,病毒便可能快速传播,引发集体性呕吐、腹泻事件。

  该病毒的“狡猾”之处在于,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前以及症状消退后的一段时间内,依旧有传播性,哪怕只需少量病毒颗粒,就能引发新的感染,在学校环境中,诺如病毒的预防相较于治疗更为关键。

  学校是学生集体学习与生活的地方,空间封闭、人员密集且接触频繁,属于病毒传播的高风险环境。老师、校医以及保洁人员应充分了解诺如病毒的传播规律和潜伏特点,开展科学的宣教以及防控培训,保证在出现病例时可迅速响应、科学应对,以此最大程度降低传播风险。

  预防从细节做起:校园环境与卫生管理是关键

  校园防控诺如病毒的关键要点在于把环境与卫生管理工作精细地落实到位,学校里的食堂、教室、宿舍以及卫生间,是病毒极易传播的高风险地带,食堂要严格遵循“生熟分开”“高温烹饪”以及“每日留样”的制度,以此保证食品安全,厨具和餐具需要运用高温或者消毒液来进行彻底的清洁,避免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食堂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要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就得马上停止工作并向学校卫生部门报告,防止“带病上岗”引发群体感染。

  教室和宿舍应当保持空气的流通,就算是在冬季,每天也都要定时把窗户打开通风,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电灯开关等经常会被接触的物体表面,应该使用消毒剂每天擦拭两次。要是有学生出现呕吐或者腹泻的情况,学校要立刻采取隔离措施,及时向校医室或者防疫部门报告,并且对污染的区域使用消毒液进行彻底的清洁。

  学校要设立卫生监督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定期去检查食堂、厕所及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一旦发现隐患就要及时进行整改。保洁人员要接受系统的卫生防控培训,掌握消毒流程以及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建立起完善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升全校应对疫情的能力,只有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才可筑牢校园防线,切实做到科学防范诺如病毒。

  健康教育要先行:培养学生防护意识与好习惯

  防控诺如病毒不能只依靠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自身的健康意识同样关键,学校可以利用晨会、班会或者卫生课,向学生讲解诺如病毒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让学生知道“勤洗手、喝开水、不乱吃”是简单且有效的防护办法,同时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主动参与防控的良好习惯。

  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步骤,教师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加强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并且在饭前、便后、打喷嚏或者接触公共物品后督促学生洗手。学校可以在洗手台、厕所张贴洗手步骤的图示,以此形成行为引导,要教育学生不共用杯子、毛巾、餐具等私人物品,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该及时劝其就医并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课”引发群体感染,借助日常的健康教育,学生可逐渐形成自我防护意识,将预防意识融入生活习惯中,使校园防控更具可持续性,同时帮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自觉做好防护,实现校园健康管理与家庭卫生教育的良性互动。

  疫情应对有章法:科学隔离与心理疏导并重

  一旦学校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科学且高效地应对就显得极为关键,学校需即刻启动传染病应急预案,将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学生安排至家中或校内进行临时隔离,同时追踪其密切接触者,教室、宿舍、厕所及活动区域都要开展全面消毒工作,以此保证病毒不会扩散。

  学校医务室要与当地疾控部门维持紧密沟通,及时上报病例情况,积极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出现症状的学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补液、预防脱水等对症处理措施,防止误用抗生素或者自行用药。

  除了医学管理之外,心理疏导同样不容忽视,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疫情传播而产生焦虑、恐惧或者被排斥的感觉,教师和家长应当给予理解与支持,鼓励学生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疾病,避免出现恐慌与歧视的情况。依靠组织开展心理辅导、健康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理性认知中重新建立起安全感,将科学防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可真正让校园在面对诺如病毒时保持冷静有序,守护师生的健康。

  诺如病毒虽然有较高的传染性,但是只要学校管理科学合理、师生防护措施到位,便完全可以实现有效控制。校园防控的关键要点在于早预防、早发现以及早处置,同时要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借助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协同努力,构建完善的卫生防控体系,诺如病毒就不再令人畏惧,学生也可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