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药食同源新解: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膳食调理方案

2025-11-05 09:26:14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房涛

  中医里,“药食同源”是很关键的一点——好多食物不光能管日常吃喝补营养,还自带些药用功能,能协助身体调顺状态,甚至能防病、辅助治病。放到现在的医学模式里,这理念也给中医内科常见毛病的辅助治疗提供了凭据。本科普文就针对几种高发的内科病,结合现代营养学的研究,讲讲实在的膳食调理办法。

  1.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中医讲高血压,多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常会有头晕头胀、面红目赤的情况。调理饮食得顺着平肝潜阳、清热润燥的路子来。

  芹菜里有不少芹菜素,研究发现能扩张血管、降血压,每天取200克新鲜的,焯过水后凉拌或榨成汁喝都行。菊花能平肝明目,用5克杭白菊配10克决明子,沸水冲泡当茶,一天一剂,能减轻头晕。另外要少放盐,每天不超过5克,腌制品和辛辣刺激的也别吃。

  2.糖尿病(消渴病)    中医里,糖尿病称作消渴病,多因体内阴虚燥热所致,常表现为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体重也会下降。调理时,核心在于滋阴润燥、健脾补气。

  苦瓜含有的苦瓜皂苷,作用类似胰岛素,清炒或焯水后凉拌着吃都不错,一周吃三四回就行。山药能健脾养胃、滋补肾精,和粳米一起煮成粥,每天早上当早饭挺合适。南瓜中的果胶能延缓葡萄糖吸收,可代替部分主食,但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等碳水摄入,保证全天总热量不变。

  3.慢性胃炎(胃脘痛)    慢性胃炎在中医里称“胃脘痛”,多因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所致,常会让人觉得胃里隐隐作痛,还胀得慌,老爱嗳气。调理时得着重健脾和胃、理顺气机来止痛。

  小米粥能帮着健脾和胃,煮时加些山药、莲子,每天晚饭喝着不错。生姜可暖胃驱寒,切三片生姜、放五颗红枣煮水,饭后趁热喝,胃怕凉的人合适。平时别吃生冷、油腻和过硬的食物,吃饭要慢慢嚼,按时吃,别一顿吃撑了。

  4.失眠(不寐)    中医里,失眠叫“不寐”,这毛病跟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脱不开关系,常常让人睡不着、梦多还容易醒。调理的话,吃饭上得着重养心安神、滋阴降火。

  酸枣仁里有皂苷和黄酮,能安神助眠,取15克捣碎了,跟粳米一起煮粥,睡前1小时吃正好。百合能养阴气、润肺部,还能清心安神,和莲子、银耳同煮成羹,一周吃个两三次不错。另外,晚饭别吃太撑,浓茶、咖啡这些让人精神的饮品别碰,睡前1小时喝杯温牛奶,对改善睡眠也有帮助。

  5.注意事项    用食物调理身体得照着“辨证施食”的法子来,不同体质、不同情况的人,得挑合适的吃。比如,体质偏寒的,少吃苦瓜、西瓜这类寒性东西;体质偏热的,生姜、羊肉这类热性食物得少吃点。

  靠吃来调理,只能算治病的帮手,顶替不了药。有慢性病的人,得听医生的,把饮食调理和吃药结合起来,常留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的法子才行。

  总之,用膳食调理身体这事儿,正是中医“治未病”的实在体现。把食物的药用功效用好,再结合现代营养学,能帮着改善内科常见病,让日子过得舒服些。但人各不同,需要专业人士制定个性方案,才能真的对健康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