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药箱,这五类药就够了
家家户户都有小药箱,里面塞满各种药品,有上次生病剩的、听人说效果好买的,还有不少过期的。真有头疼脑热、小磕小碰时,面对一堆药却不知用啥。其实,家庭小药箱不必“大而全”,准备“小而精”的五类基础药品,就能应对大多数家庭常见健康小问题。
第一类:应对发烧和疼痛的药
发烧、头痛、牙痛、肌肉酸痛,这些都是家庭中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准备一两种解热镇痛药必不可少。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两种解热镇痛药,可以说是家庭药箱的基石。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退烧效果好,对胃肠道刺激小,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儿童和肠胃不适的成年人。但需要注意,服用期间一定要避免饮酒,且不要超过推荐剂量,以免对肝脏造成损伤。
布洛芬则在退烧止痛的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对于扭伤、牙痛等伴有炎症的疼痛效果更好。不过,它对胃部有一定刺激,建议饭后服用。有胃溃疡病史的人应谨慎使用。
家里有小孩的,一定要准备儿童剂型,如滴剂或混悬液,并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切忌给儿童服用成人药品。需要记住的是,如果持续发烧超过三天,或者疼痛异常剧烈,这就不再是小药箱能解决的问题了,务必及时就医。
第二类:处理小伤口的药
做饭切到手、孩子跑跳摔破皮,生活中小外伤难以避免。正确处理伤口能预防感染,促进愈合。消毒是第一步。碘伏是目前家庭最推荐的消毒剂,它刺激性小,杀菌效果好,可以直接用于皮肤破损处的消毒。相比之下,传统的酒精和紫药水刺激性较大,已不作为首选的伤口消毒剂。消毒后,需用无菌敷料来保护伤口。棉签、无菌纱布和透气创可贴是黄金搭档。对于较小、较浅的伤口,清洗消毒后用创可贴覆盖即可。对于面积稍大的擦伤或割伤,则要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记得定期更换,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此外,一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也很有用。对于一些小而深的扎伤,或者有轻微感染迹象的伤口,在消毒后涂抹一点软膏,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细菌感染。
第三类:缓解过敏症状的药
现在过敏体质的人越来越多,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食物过敏等情况很常见。备上一类抗过敏药,关键时刻能迅速缓解尴尬和不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是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它们能有效缓解打喷嚏、流清鼻涕、皮肤瘙痒、出红疹等过敏症状。最大的优点是嗜睡的副作用很小,白天服用一般不影响工作和学习,非常适合家庭常备。一旦出现急性过敏症状,比如吃了某种食物后全身起风团、瘙痒,可以立即服用一片。但要注意,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喉咙发紧、头晕心慌等严重过敏反应的迹象,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这时的抗过敏药只是辅助,急需医疗干预。
第四类:调理胃肠不适的药
吃得不合适了,肚子胀、拉肚子;偶尔便秘,排便困难……胃肠问题也是家庭的“常客”。针对腹泻,蒙脱石散是安全有效的选择。它不像其他药物那样进入血液,而是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吸附走病毒和毒素,帮助大便成形。对于感染性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都很适用,尤其适合儿童。腹泻时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样重要,所以口服补液盐也是小药箱里的宝贝,它可以补充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对于消化不良、腹胀,可准备一些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或助消化药(如胃蛋白酶合剂)。而对偶尔饮食改变、饮水过少引起的便秘,一支开塞露(甘油制剂)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通过局部刺激肠道蠕动来排便,相对温和。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也是安全的选择,它能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
第五类:应对轻度烧烫伤的药
厨房里热油、沸水造成的轻度烧烫伤时有发生,正确的初步处理至关重要。记住五个字:“冲、脱、泡、盖、送”。一旦烫伤,立即用缓慢流动的冷水持续冲洗伤处15-20分钟,这样可以迅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损伤和疼痛。然后小心地脱去或剪开衣物,避免弄破水泡。之后可以用冷水浸泡一会儿。对于小面积的轻度烧烫伤(皮肤发红,或起了小水泡),在冷却处理后,可以涂抹专用的烧烫伤膏,它能止痛并预防感染。最后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