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宝宝总偏向一侧转头就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吗?它有哪些典型特征能帮家长初步判断?

2025-11-10 09:10:3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推拿科 叶思明

  很多父母注意到婴儿喜欢把头歪向一边,喂奶的时候总是把头扭到一边,或者是“拧不开”的样子,就会怀疑自己的宝宝是不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宝宝偏头并不完全是先天性肌性斜颈,但是也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是一种很容易发生在婴儿时期的颈部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头面部的发育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左右大小脸,高低肩,甚至脊柱侧弯等。今天就帮助各位家人整理一下:怎样才能初步判定宝宝是否患有肌性斜颈,以及怎样才能科学地处理。

  一、肌性斜颈的2种典型特征,家长在家就能初步判断

  肌性斜颈可分为“包块型”与“无包块型”,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但其诊断要点均有一定区别,父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包块型肌性斜颈:摸得到“小疙瘩”,最容易发现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1-4个星期,父母给宝宝洗澡换衣服的时候会发现不正常的地方。宝宝颈部一侧的胸锁乳突肌上有包块,质地硬,边界清楚,按压时宝宝不会哭泣。颈部活动度可伴有明显的限制:当宝宝想把头转向其他方向的时候,他的脖子就会被“卡住”,如果你把一个玩具放在他的左边,他的身体就会随着他的视线移动,但是他的头却会一直偏向右边,如果他强行转头可能会哭闹。

  2.无包块型肌性斜颈:摸不到包块,但更易被忽略

  由于没有明显的硬包,大部分父母都会认为这可能是“宝宝的习惯不良”,等宝宝长大以后会自然恢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患儿头型就会越来越偏,脖子转动幅度也会受限,变得僵硬。颈部肌肉紧张度异常:没有感觉到硬包,但是可以感受到宝宝颈部的一边的肌肉要比另外一边“紧”一些,例如,当你揉捏你的宝宝的颈部,患侧的那一面就会像一条“拉紧的橡皮筋”,而另外一边就比较软了;转头“有偏好”,但并不过分:婴儿并非完全无法转动头部,只是更倾向于一侧,例如,喂养时,婴儿只愿进食左边的乳汁,而进食右边则会哭泣。

  二、治疗肌性斜颈,中医外治有优势,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肌性斜颈的治疗以“松弛肌肉、恢复转头功能”为重点,在婴儿1-6个月的时候进行干预是最好的,其中中医外治的推拿、针灸效果突出,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适合婴幼儿:

  1.推拿:温和松解肌肉,改善局部循环

  揉法松肌:用指腹轻轻按揉宝宝颈部紧张的肌肉,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像“揉面团”一样缓慢软化紧张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拉伸矫正:在宝宝休息的时候,轻柔地把宝宝的头朝向健侧方,保持10-15秒钟,反复5-10次,然后慢慢地伸展紧绷的胸锁乳突肌,使之恢复转动的幅度。通常情况下,轻度无包块的婴儿,按揉1-2个月后效果显著;包块型的宝宝一般要6个月左右。

  2.针灸:通经络、解痉挛

  如果宝宝的肌肉紧张度高,推拿一个月后效果不大,可以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婴儿使用的针比较细,刺入浅,不留针,一般一周1-2次,同时配合推拿,可以达到放松肌肉、调节局部气血的效果。

  3.家庭护理: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反复

  在治疗过程中,父母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喂奶和抱宝宝的时候,可以在宝宝的健侧进行引导,例如宝宝头偏向右边,可以从左边喂奶,用玩具来吸引宝宝的视线;婴儿睡眠时,用一条小的卷巾(不要过高)放在患侧,轻柔地将宝宝的头固定住,不要总是偏向患侧;每天让你的宝宝进行5分钟的“转头练习”,利用喜爱的玩具缓慢地引导你的宝宝转头,不要强迫。

  三、最后提醒:肌性斜颈早干预,多数能完全恢复

  许多父母担忧“宝宝的颈部偏斜,是否会对未来产生影响”,事实上,如果在1岁之前进行干预,90%以上的肌性斜颈患儿可通过中医推拿、针刺等非手术方法实现临床治愈,而不会有任何的后遗症。但是,一旦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期,后续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甚至需要手术干预。

  因此,如果发现宝宝总是往一边偏着头,不要着急,也不要忽视,可以根据上面的内容来进行初步诊断,然后马上把宝宝送到医院的儿保科、小儿推拿科、骨科等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宝宝的颈部才会变得更加的灵活和对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