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镜下人生——支气管镜室护士的三重角色与价值观察

2025-11-12 08:58:07 河南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镜中心 张丽莎

  支气管镜,这项准确深入肺部的检查方法,让医生清晰观察气道里的病灶,明确治疗方向。在镜头的背后,支气管镜室护士总是那个“隐形主角”。她们不是简单的递器械的人,而是病人最安心的守护者、医生手术操作最得力的助手、患者术后照护最贴心的向导。她们用专业为笔,温情做墨,书写着支气管镜室的另一番人生画卷。

  一、技术协作:镜头下的“隐形助手”

  支气管镜检查要求极其严格的无菌操作、器械的精确摆放及随时配合,护士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动作都要准确迅速,从麻醉配合到管路连接,从器械消毒到应急抢救准备,都像一连串紧密咬合的齿轮。镜头前是医生的操作,镜头后则是护士的“场控”导演,一边要保证操作顺利进行,另一边又得盯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缺氧、心率异常等情况就立刻反应。背后是几百上千次乃至无数次的熟练,以及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握。镜子里的气道世界瞬息万变,但是护士的手却是无比坚定,稳稳撑起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二、心理安抚:在恐惧边缘撑起安全感

  支气管镜检查对很多患者来说,是一种“说不清”的体验。喉咙里好像卡了东西,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咳得厉害,让人望而生畏。这时候,护士的角色就悄悄变了,从器械操作员变成了情绪安抚员。她们说话的语气轻柔一些,语句精练又果断,提前跟病人说清楚检查过程、感受、时间等细节,好让病人心里有个数。检查前轻抚患者肩部,“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检查中随时通过眼神给予安慰,手术后耐心地告诉患者注意事项。护士的一份陪伴感,远比药物更具抚慰性。很多病人从镜室里走出来,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我还以为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呢。”

  三、质量守护:守护镜后的“守门员”

  在做支气管镜检查时,镜头抽出后,病灶被锁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护士的工作就结束了。镜体的清洗消毒、活检组织保存得当与否,资料记录是否准确,都关系到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性和是否存在风险。特别是对于感染的控制,镜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孔道很小,稍微有点疏忽就可能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支气管镜室的护士要肩负起这最后一道防线,从清洗到酶洗,再到高压冲洗、消毒,最后干燥保存,每一步都不能马虎。这也是一种敬畏,也是她们的价值信仰,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

  支气管镜室像一扇通往肺部深处的窗户,医生是握镜人,护士则是身旁最可靠的守护者。她们用专业构建安全、用温柔化解恐惧、用规范保证质量,守护着“镜下人生”的每一分清晰与安宁。在这一方天地,护士有着三重角色交错的力量,为病人撑起一片无形的依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