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秋冬季脑卒中高发,黄金4小时把握住!

2025-11-12 09:08:14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黎海燕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变引发的局限性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分为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俗称脑出血)。

  秋冬季节,随着气温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会上升。脑卒中的发病率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脑卒中的发病率从南方到北方逐渐增高,主要原因是北方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引发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救治黄金时间窗是0-4.5个小时。建议患者在4小时内到达医院就医,以便为医生留出半小时检查时间,可以在有效时间窗内获得更有效救治,抢救越早康复的几率就越大,瘫痪和死亡的几率就会降低。

  截至2024年,我国脑卒中死亡率约为17%-23%,可以说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因此,尽早识别脑卒中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一、“120”脑卒中快速识别口诀

  (一)中风“120”三步识别法

  就是将医疗急救电话号码“1-2-0”作为一个可以方便记忆的中风快速识别工具,帮助大家快速识别脑卒中。如果有以下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以最快速度将病人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

  1.“1”表示一张脸

  患者的双眼是否对称、能否正常闭眼;口角是否歪斜、伸舌头是否歪、流涎,一侧面部麻木,不能分辨面神经炎导致的面瘫。脑卒中患者由于面部瘫痪,常出现嘴角不对称、一侧口角下拉/下垂的症状。

  2.“2”表示两只手臂

  将两只手臂平伸,观察两只手臂是否出现一上一下、不平行的现象,同时可观察走路时双腿是否朝一侧偏斜,脑卒中患者因一侧肢体无力,常出现肢体状态不对称的表现。

  3.“0”表示“聆听”患者讲话

  0(代表“聆听”)是指患者出现说话口齿不清、无法讲话,或是能发声但表述模糊,或是听不懂他人讲话的情况,也可能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二)仍需警惕脑梗突发的其他相关症状

  1.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视物不清,或双侧视力模糊(双眼视物朦胧)等情况,这类症状多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发,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自行缓解,但属于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切勿因症状消失而忽视,需及时记录发作时长与表现。

  2.既往已存在反复、间断性头痛头晕,若此类症状突然再次发作(或突发头痛头晕),且持续不缓解,出现上述任一表现时,均需及时就医。

  二、疑似中风症状处理流程

  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有严格且短暂的“时间窗”,发病急、危、重,治疗是否及时,直接决定患者预后。

  1.立即打120:120对接中风绿色通道,说明“疑似中风,症状:如左胳膊抬不起、口角歪斜;发病时间:X点;当前位置:XXX等。

  2.等待急救时的处理:

  避免随意移动患者(勿晃动头部),解松其衣领、腰带;若患者清醒无呕吐:取半卧位(床头抬高15-30度),减轻颅内压力;若患者意识模糊/有呕吐:立即取去枕侧卧位(身体向一侧倾斜,头部自然偏向同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同时不喂水喂药、不按摩肢体(避免呛咳或血栓脱落),提前备好身份证、社保卡、用药清单。

  3.上车即入院,救护车到达后主动说3件事:症状起始时间、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近期用药史,帮医生快速分型治疗。

  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房颤和心脏病、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运动(长期缺乏运动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减慢脑部供血)、肥胖、有脑卒中家族史。

  四、高危人群重点做5件事

  1.年龄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40岁以上人群应注重血压监测;有脑卒中家族史者,需将血压、血脂、血糖的管理提上日程。

  2.定期门诊筛查:每年检查血糖、血脂;高危者每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0%。

  3.饮食清淡:每日食盐摄入量≤5克,减少肥肉、油炸食品的摄入,多吃蔬果、全谷物(如燕麦、玉米)。

  4.适度运动: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久坐者每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

  5.戒烟限酒:吸烟伤血管、饮酒升血压,均增脑梗风险,需坚决戒烟、尽量不饮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