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外伤出血的止血与护理方法

2025-11-12 09:07:27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滕红花

  日常生活中切菜、运动、做家务时,都可能受伤出血,轻微出血无需过度担心,但出血量大且止血不及时,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危及生命。不少人遇出血会手忙脚乱,要么按压位置不对,要么用脏物包扎引发感染。其实外伤出血处理有明确方法,先分清出血类型,再用对止血技巧,后续做好护理,就能降低伤害。下面从四方面分享实用知识。

  一、先判断:3种外伤出血类型,分清轻重好处理

  不同伤口的出血情况不一样,处理前先看清类型,才能对症止血:

  1.毛细血管出血,最常见的轻微出血,多来自皮肤表面的小伤口,比如擦伤、轻微划伤。出血特点是血液慢慢渗出,颜色鲜红,出血量少,通常能自行凝固止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简单清洁即可。

  2.静脉出血,多因静脉血管受损引起,比如被刀片割伤较深、撞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特点是血液持续流出,颜色暗红,速度相对平缓,出血量比毛细血管出血多,若不及时止血,可能会持续失血。

  3.动脉出血,是最危险的出血类型,多因动脉血管破裂导致,比如被尖锐物品刺穿、严重外伤撕裂动脉,出血特点是血液呈喷射状涌出,颜色鲜红,速度快,出血量极大,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必须立即紧急止血,否则会危及生命。

  二、学方法:不同出血情况,对应4种止血技巧

  根据出血类型和严重程度选对方法,才能快速止血:

  1.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毛细血管、静脉出血及小动脉出血)

  最常用的基础方法,找干净纱布、毛巾,无则用干净衣物、手帕代替,覆盖伤口后用手掌或手指用力按压,力度以止血为宜,别频繁移开查看,一般按压5-10分钟。若伤口在四肢,可将受伤肢体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辅助减少出血。

  2.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动脉出血,尤其是四肢动脉出血)

  动脉出血量大、直接压迫无效时,按压动脉近心端阻断血流。手臂出血按上臂内侧肱动脉,腿部出血按大腿根部股动脉,头部出血按耳前颞浅动脉或头后枕动脉,按压到动脉搏动消失,持续按压并尽快找专业帮助。

  3.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静脉出血、小动脉出血及直接压迫止血后巩固效果)

  直接压迫止血缓解后,用多层干净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力度适中,以止血且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为宜(包扎后若肢体末端发紫、发麻,需放松)。纱布浸透时,在原有基础上加新纱布继续包扎。

  4.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且其他方法无法止血时)

  仅在危及生命时使用,不当使用可能致肢体坏死。选宽软布条、绷带等,缠绕受伤肢体近心端(手臂在上臂上段,腿部在大腿上段),打结后插入短棍拧紧至出血停止,标注绑扎时间,每隔30-60分钟放松3-5分钟,同时尽快送医。

  三、重护理:止血后做好3步,促进伤口愈合

  止血后护理能防感染、促愈合:

  清洁伤口,伤口小而浅时,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去除污物;伤口深、有异物时,别自行取出,需医生处理。

  消毒伤口,清洁后用碘伏涂伤口及周围皮肤,范围以伤口为中心向外扩展5-10厘米,避免用酒精直接涂伤口。

  保护伤口,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更换一次,被水浸湿或污染时及时更换。

  四、记要点:这些注意事项,避免处理失误

  处理外伤出血时,牢记以下要点:

  1.不用嘴吸吮伤口,口腔细菌易致感染;

  2.不往伤口涂牙膏、酱油、面粉等,无消毒作用还影响医生处理;

  3.出血伴骨折、关节损伤时,别随意搬动肢体,先用夹板或硬纸板固定再止血;

  4.儿童、老人或有凝血障碍者,即使轻微出血也需密切观察,必要时就医;

  5.伤口深、出血量大、被生锈物品划伤,或出现红肿、流脓、发热等感染症状,及时就医,必要时注射破伤风疫苗。

  五、结语

  外伤出血虽常见,但准确判断类型、用对止血方法、做好后续护理,就能有效应对。轻微出血可自行处理,严重出血需及时紧急止血并找专业帮助。记住这些技巧,遇外伤出血时能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