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重点及方法
脑梗死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体当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但近年来这种疾病开始出现了向年轻人群体当中蔓延的迹象,再加上这种疾病极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可以说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严重的威胁!那么,你了解脑梗死吗?在面对脑梗死患者的时候,你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吗?
一、心理护理
在脑梗死之后,患者很可能发生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心理护理就成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重点之一。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避免批评指责患者,多使用成功的案例激励患者的康复信心,并且为患者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让患者多看电视、听音乐来消除负面情绪,这样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避免脑梗死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二、并发症预防
脑梗死患者经常会出现肺部感染、压疮、便秘、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很容易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对并发症的预防也是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重点。其中,肺部感染的预防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排痰,并且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压疮的预防需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擦拭按摩皮肤,以及在患者的床上铺软垫来减少皮肤受压;便秘的预防需要让患者在日常饮食当中增加膳食纤维与水分的摄入,必要的时候还应当使用缓泻剂;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则需要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主动运动下肢,等等。
三、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同样是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护理重点之一。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低盐、低脂与低糖的原则为患者控制饮食,尤其是食盐的摄入更要控制在每日5克以内,这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在做菜时少放盐,还要让患者少吃酱油、腌制食品等高盐食物;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则应当保障患者多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这样才能助力患者的身体康复。如果患者在脑梗死后有吞咽困难的表现,护理人员还应当为患者提供糊状食物。
四、康复护理
在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护理人员还应当尽早开始对患者的康复护理,这同样是帮助患者恢复的重点。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比如,语言障碍患者就需要从单字发音开始逐步向着短语、日常用语过渡,而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则需要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逐渐加强运动量,这样才能逐渐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威胁,只有在最佳救治时间内使患者得到救治才能更好地避免患者的死亡或残疾;而在通过治疗挽回患者的生命之后,护理人员还应当针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