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中药汤剂疗效好,正确服用知多少

2023-03-10 16:21:30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姚静

       引言
       和西药治疗相比较,中药治疗有效果持久、不良反应少、经济性较高等诸多优点,近些年中医药治疗效果得到了广大医生及患者的肯定。中药汤剂是一种常用的重要剂型,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很多人因为缺乏保健常识,故而对中药汤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知半解,为确保中药汤剂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就应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本文对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分析。
       1什么是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一种液体复合分散体系,就是中药饮片或粗颗粒添加适量水经过煎煮或沸水浸泡处理后,去渣取汁获得的液体制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剂型,当前其在中医临床依然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中药汤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主要是因为这种剂型的组方较为灵活,能较好地满足中医辨证施治的现实需求;并且汤剂制作方法及过程相对较简单,将水作为溶剂,易于获得且经济性较高,见效快速;但是也存在着味苦量大,必须临时制备使用等不足。
       2正确服用中药汤剂的方法有哪些?
       2.1时间
       结合患者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设定具体的服药时间。病在上焦(心、肺部)者,要想维持较为长久的药效,建议在餐后用药;对于病处下焦(膀胱、肠)者,为了使药物有效成分尽早抵达病所,最好是在饭前用药;对于有清热解毒、润肠泻下、滋补功效的汤剂药物,医生建议患者尽量在空腹状态下服用,此时胃处于空虚状态更容易吸收。本文这里所提及的“空腹”和西医临床上的“空腹”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是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该运用特殊的服用方法,比如对于助消化的汤药,建议患者在服用前要摄入少许食物以增进药效;驱虫类药物要在晨起空腹状态下服用,服药之前可以饮下适量糖水,能辅助增加杀虫成效;攻下类中药要在排便以后立即停服;安神、滋补或者延缓衰老功效的药物均建议患者在睡前服用,其中安眠药最好是在睡前2h服用;而急诊用药时间不受限制。
       2.2温度
       运用中药汤剂医治大部分疾病时都建议运用温服法,如果患者主观上有特殊需求时则要运用特别的服用方法用药。对于理气类药物,温热则容易舒展,凉容易增滞;而对于有活血、补血、凉血、止血功效的药物,遇寒则瘀结,遇热则沸溢。如果患者服用的是解毒剂,则专科医生均建议其冷服,能够促进体内淤积的毒物尽早排出体外,热服时则会增加毒物的弥散性。热性病患者都建议他们采用冷服(如四虎汤),寒性病者尽量热服汤剂,能够快速发散攻下,进而增加药力与药效。解表类药物通常属于辛散药品的范畴,疏散肌表是其主要的功能作用,建议患者采用热服法;如果开具的是清热药或者消暑药,则建议冷服。
       2.3剂量与次数
       中药汤剂大多是连续煎煮2~3次以后形成的合并液,随后依照疾病临床治疗需求分顿分次用药,通常而言建议每次服药剂量控制在150-200ml,但一些患者也存在着特殊情况。对于发热病患服清热解毒剂时,可以适当增加服用药液量,有助于药力;对于生津止渴药,同样建议增加药液量,并且可以代茶增加服用次数。身体强健者可以增加汤剂的用药剂量,体格较虚弱比如儿童及重症病患,均应减少汤剂的使用剂量。通常,1岁之内、1~3岁,4~7岁,8~10岁者的汤剂用量是分别控制在成人药量的20%、25%、33.3%、50%,年龄达到10岁时就可以使用成人药量了。通常汤剂每天分早晚两次顿服,清热解毒类药物可以适度增加用药次数,每天3~4次,补液功效的汤剂每天早晚分别服用1次,发汗类汤剂可以结合患者病情及需求等每日服用2~3次。
       2.4高度警惕出现假煮沸情况
       煮沸被认定是制备汤剂的一项基本要求,而温度抵达100℃被公认为是煮沸的标准。但实际中部分药液没有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主要是因为药物内含有的部分化学成分在某种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理化现象。判断药液是否已真正抵达煮沸标准是温度而绝非是人们常识里那种出现泡沫的表观现象,没有被煮沸的药液,其药物内的有效成分浸出不彻底,用药后不能取得理想效果,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故而在服用中药汤剂时要多加注意煮沸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2023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