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对于靶向抗肿瘤制剂,你一定要了解的一些事

2023-03-23 16:24:25
晋城大医院肿瘤科一病区   周殿友 
       恶性肿瘤是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疾病,需尽早发现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技术发展迅速,除手术、化疗、放疗等常用治疗方法外,靶向治疗技术也逐渐走进了恶性肿瘤治疗中,为该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肿瘤患者及社会大众对于该技术及其靶向抗肿瘤制剂了解较少,为此有必要说一说靶向治疗的那些知识,使社会大众科学认识,该项治疗方法。
       1.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该技术需要首先确定治疗靶点,然后再进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的靶点为器官组织或者是分子水平靶点,不同肿瘤的治疗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技术类型包括:局部靶向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局部药物注射治疗、靶向放射治疗等。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上某一个靶点实施治疗的方法,通过靶向治疗可以调控其恶性表型分子,抑制其信号传导通道,控制恶性肿瘤增殖。同时,分子靶向治疗还可以调控肿瘤细胞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抑制其血管新生,控制肿瘤生长。此外,靶向治疗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可激活细胞的凋亡程序,促进肿瘤细胞死亡,进而发挥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2.靶向治疗的优势
       靶向治疗是抗肿瘤的一种新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细胞攻击模式治疗方法,转变为靶向性治疗,可以向肿瘤区精准递送药物,或调控肿瘤生长的信号传导途径或代谢途径,控制肿瘤生长或死亡。传统的化疗治疗主要采用细胞毒性药物,对于生长增殖速度较快的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可杀死恶性肿瘤细胞。细胞毒性药物不可避免的损伤正常组织或器官,因此可引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脏器损害、骨髓抑制等多种严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也影响了患者治疗耐受性和康复效果。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这类药物具有明确的作用靶点,可发挥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对于正常组织的损伤极小,因此治疗安全性更为可靠。
       3. 有哪些靶向抗肿瘤制剂?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发展迅速,带领恶性肿瘤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靶向抗肿瘤制剂也不断完善和丰富。目前,临床常用的靶向抗肿瘤制剂主要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具体如下。
       3.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
       这种药物的名字很拗口,但是简单说明一下就能理解。生长因子是细胞生长增殖的重要调节物质,生长因子分泌过少时,细胞不能增殖修复,而生长因子过多时,细胞则过多的增殖。恶性肿瘤存在表皮生长因子高表达状态,因此细胞无序的大量增殖,最终摧毁人体器官或系统。靶向抗肿瘤制剂研发中,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研发了相应的特异性阻断剂,可以终止恶性肿瘤细胞生命活动进程,发挥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的表皮生长因子阻断剂主要包括埃罗替尼、吉非替尼等,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的酪氨酸激酶拮抗剂,在临床试验中,这些药物发挥了重要的抗肿瘤效果,对于化疗或放疗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恶性肿瘤仍可能有效。
       3.2 单克隆抗体
       这类药物是带有特定细胞标志物的抗体,多为抗表皮生长因子的单抗等,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化疗失败患者,结合单克隆抗体治疗,可以提升患者化疗敏感性,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化疗效果。单克隆抗体与阿霉素、紫杉醇等常用化疗药物联用可以发挥协同抗癌效果。淋巴瘤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难点,单克隆抗体的研发为该类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可联合化疗药物共同治疗,临床试验显示抗肿瘤效果良好。
       3.3其他靶向抗肿瘤制剂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是新一代的靶向治疗药物,其靶向分子进一步完善,可是具有该受体的肿瘤细胞死亡,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此外,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靶向抗肿瘤制剂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靶向抗肿瘤制剂,使更多的肿瘤患者从中受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