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南
2023-04-26 09:52:36
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宋艳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其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在面对突然而至的天灾或者是人祸等,他们就会因受到超长刺激而使得心理出现异常情况,这时绝望、恐怖以及悲凉等多种消极情绪就会笼罩着危重症患者,加快患者的死亡。为了帮助患者康复,挽救患者的生命。那么在面对危重症患者时就应该要做好心理护理。1.危重症患者会有哪些心理异常?
1.1惊恐慌张
对于存在惊恐慌张心理的危重症患者来说,这类患者一般都是因为病情发生急剧变化或者是遭受到了意外伤害而来到医院急救的,所以这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并没有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常常表现出惊恐慌张的状态,存在比较大的情绪波动,对于医护人员的态度也不好,并且还会向医护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急切的想要得到医护人员最快最好的救助,以此来使得自己的生命得到保证。例如,当患者突发大出血情况时,患者就会感受到死亡带来的威胁感以及恐惧感。
1.2焦躁不安
针对一些急危重症患者来说,为了可以将患者的生命挽救回来,就需要在患者达到医院之后马上对其开展手术治疗。但是因为病症发生突然,病情紧急,所以患者往往没有来得及做好心理准确。与此同时,在手术治疗时,患者也需要面临比较大的痛苦,还需要承担手术带来的生命威胁,所以导致患者出现焦躁不安的心理。在医生挽救自己生命时,他们渴望医术高明且经验丰富的医生来为自己做手术,并对于医院的条件、手术安全性等也非常关心。
1.3压抑孤独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在抢救完成后,为了便于监护患者的情况,一般都属于将患者安置在ICU这样一个特殊的病室环境中,而患者处于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因为远离亲人和朋友、医护人员没有时间陪伴自己交谈、探视时间少等因素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出现压抑的心理状态,进而逐渐出现焦躁易怒、神情恍惚等情况。
1.4抗拒心理
对于因服毒、工伤等原因而造成的危重症患者来说,在治疗期间就会出现暴躁易怒、不配合等行为,并且还会拒绝各种抢救措施。
2.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2.1给予患者亲切耐心的关怀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当其来到医院救治时,怀抱着急切的求医心理。这时作为医护人员就应该要第一时间急切的接待患者,并且还应该要使用耐心且亲切的语气来询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体贴周到的关怀,这样在患 者面临危难时衍生出见到救命恩人的情绪,由此来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确保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进而使得治疗和抢救效果得到保证。
2.2提高医护人员的可信度
当危重症患者来到医院时,医护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娴熟的医疗技术,不但可以为患者留出抢救时间,使其脱离危险,而且还可以在无形中给予患者力量,这样就可以让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进而获得强烈的安全感,可以更好抵抗病魔。
2.3让患者获得安全感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若是想要让患者得到强烈的安全感,那么医护人员就应该要表现出超高的医术以及良好的医德。具体来说,作为医护人员应该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将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做好,以此来使得患者的精神痛苦以及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和减轻。与此同时,不管治疗后的效果怎样,都应该要给患者鼓励、支持以及肯定的保证,对于消极暗示要尽可能避免,这样患者才可以真正做到身心放松,并获取强烈的安全感。
2.4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危重症临终患者来说,其主要会经历五个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以及接受期这五个阶段。而在开展心理护理时,也应该要按照这五个阶段来进行。具体来说,在否认期,护理人员应该要与其家属沟通,让家属在患者面前不要有难过的表现,这样才可以使得患者心理得到满足。当患者处于愤怒期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理解宽容,并且要真心对待患者,说服家属也不要难过和计较,共同帮助患者渡过该阶段。在协议期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安抚患者,帮助其缓解症状,使得患者的身心舒适得到保证。抑郁期护理人员要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并允许家属探望、陪伴。接受期时则应协助患者肃穆安详的离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突发脑卒中时,如何进行家庭急救 下一篇:腰椎滑脱压迫神经根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