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会呼吸的痛”慢阻肺的注意事项 你值得收藏

2023-06-05 15:50:32

  广东连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万军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患者临床主要有持续呼吸症状、气流受限等表现。本文将对慢阻肺相关医学知识及所需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慢阻肺病理特征

  慢阻肺属于呼吸系统疾病范畴,发病群体为老年人,患者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伴有胸闷、喘息等征象,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且慢阻肺病程往往较长,复发率也较高,需要患者坚定长期治疗的信念,才能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2.慢阻肺病因

  慢阻肺病因目前临床上尚无确切定论,但大量相关专业医学文献研究发现,慢阻肺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患者病理改变、气流受限、环境影响等。(1)长期吸烟会大幅增加慢阻肺发生风险。(2)慢阻肺也有一定遗传易感性,患病率与人的年龄增长成正比。(3)肺部生长情况异常,肺生长发育不良等都会导致慢阻肺发病率升高。(4)气道高反应、支气管哮喘也可引发慢阻肺。(5)体重指数越低,慢阻肺发病率就越高。(6)空气污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都可看作是导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

  3.慢阻肺症状

  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往往较为典型,比如,大部分患者都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表现,但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症状,极易导致其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混淆,延误患者治疗时机。且部分老年慢阻肺患者,早期可能没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才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除此之外,慢阻肺患者在运动或者劳作过后,可能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未能及时防治的前提下,随时间推移病情也会逐渐加重,自身机体健康、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4.慢阻肺治疗

  慢阻肺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药物治疗,一种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即患者需要在医生医嘱要求下,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以控制症状,降低病情急性发作的风险,像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类药物、抗生素等,都属于治疗慢阻肺的常用药。除此之外,也可采取氧疗,为患者提供6?8L/min氧流量让患者吸氧,来改善自身症状。具体治疗方案,医生需根据患者身体、病情实际情况合理制定。

  5.慢阻肺预防

  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所以日常生活期间,中老年人群要有意识地去预防慢阻肺。比如,(1)长期吸烟人群要尽快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粉尘、有害气体,确保自身所处环境干净卫生。(2)老年人群必须每年定时进行一次肺部功能检查,及时掌握自身肺功能情况,尽早干预,以避免患上慢阻肺。(3)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老年人群要尽可能不去人流密集公共场所,谨防流感,降低病原微生物易感性,防范呼吸道感染,也是预防慢阻肺的有力举措。(4)平时多运动锻炼,并坚持呼吸功能训练,比如学习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每天做2?3次,便可有效预防慢阻肺。腹式呼吸方法即先将一只手放于胸前,另一只手放于腹部,吸气时维持胸部平稳,鼓起腹部,呼气时经过口缩唇呼气,腹部内陷。而缩唇呼吸即先将嘴紧闭,均匀用鼻子吸气2秒,再将嘴唇做吹口哨状的缓慢呼气3?4秒。

  6.慢阻肺护理注意事项

  慢阻肺患者日常护理所需注意事项主要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入手。(1)饮食上要以流质、软烂食物为主,如稀粥、汤饭等,适度可吃些应季果蔬,食物烹调坚持少油、少盐原则,远离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养成少食多餐的健康饮食习惯。(2)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制订康复运动方案,如慢走、游泳等,可锻炼自身肺部功能的运动,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长期坚持都可起到有效改善自身病情症状的效果。

  结语:总之,慢阻肺虽然早期症状隐匿、患者病程也比较长,但其终归是可防可治的,广大老年群体应养成良好的保健意识,日常生活中多了解慢阻肺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便可有效降低慢阻肺发病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