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产前检查的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

2023-06-08 15:55:23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陈秋霞

  每一个孕妈妈都很关心肚子里小宝宝的情况,为了及时掌握胎儿的情况,每一个孕妈妈都需要做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产前检查可以使孕妈妈还有家人及时地知晓胎儿的情况,检查出一些情况后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那么关于产前检查相关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1.产前检查都有什么?

  产前检查是指分娩之前的各种检查,需要十余次,每次检查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的产前检查项目已经很系统化了,基本就是几个固定的检查项目。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检查以及专科检查,由于每一个人的怀孕时间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做检查的时候所采取的检查方式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1.1基础检查。在孕早期进行产前检查的时候,需要进行基础检查,也就是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同时还需要对孕妇的身高、体重、血压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还有肝肾功能、血凝血功能、免疫状态以及有无乙肝病毒感染和免疫的检查,通过这些检查方式能够判断孕妇有没有出现身体方面的疾病,在怀孕之后一定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各项检查。

  1.2专科检查。在进行专科检查的时候对怀孕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在刚怀孕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进行NT检查,能够用于判断有没有出现染色体异常的现象,是在怀孕11周到13周进行检查。在怀孕中期的时候也要做唐氏综合征检查以及四维彩超检查,同时也要做糖耐量筛查。

  2.什么时候做产前检查?

  整个孕期,准妈妈们一般需要做13次产前检查。分为三个时期,在孕早期的时候也就是小于12周,需要一次产前检查,需行NT检查,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在此期间,胎儿基本稳定,需到当地计生问题建档。怀孕中期也就是怀孕13到27周之间,需要每月进行一次产前检查,需要行唐氏儿筛查,继续排除胎儿染色体问题,糖耐量检查,排除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此时也可进行胎儿心脏筛查。在孕晚期的时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8到36周的时候,需要两周做一次孕前检查,到怀孕36周之后就需要至少一周一次,孕妇要注意胎动,若40周之后仍无产兆,建议每三天检查一次,41周无反应则最好去催产。

  第一检查,一般情况下,应该在停经6?8周开始做第一次检查,以确定是否怀孕和是否发生异位妊娠。

  第二次检查,通常时间在13周之前,检查项目包括尿HCG、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查、血红蛋白电泳测试。

  第三次检查,一般时间在16?18周,做产前检查,包括胎心多普勒、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肾功能3项(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梅毒血清抗体、血糖、唐氏筛查项目(甲胎蛋白、雌三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检查。

  第四次检查时间,在20?24周,做产前检查,包括尿常规、超声检查(包括胎儿产前诊断项目)、胎儿脐带血监测和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五次检查时间在242?8周,做产前检查,包括尿常规、血糖筛查。

  第六次检查,时间在28?30周,做产前检查,包括尿常规、ABO抗体检测。

  第七次,时间在30?32周,做产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八次,时间在32?34周,需要做产前检查,包括尿常规检查。

  第九次,时间在34?36周,需要做产前检查,包括尿常规和胎心监测。

  第十次,时间在37周,需要做产前检查,包括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血常规、胎心监测、肾功能三项(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等检查。

  第十一次,在第38周,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胎心监测和尿常规检查。

  第十二次,时间在39周,需要做产前检查,包括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胎心监测。

  第十三次,在40周的时候进行,做产前检查,包括胎心监测和尿常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