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如何治疗
陕西省人民医院 王沙
结构性心脏病目前主要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是介入治疗,近些年以来心血管介入诊疗发展是比较快速的。而且根据调查显示结构性心脏病这一概念逐渐被认知,逐渐被心内科、其他专科、社会公众所熟知。为了强化针对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有效性,需要对结构性心脏病如何实施治疗,实施治疗的结果进行科普。
一、结构性心脏病定义
结构性心脏病根据相关的研究学者指出,是指任何心脏结构异常的现象,以及任何与心脏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根据国际上发表的论文中,对于结构性心脏病还有另一层意思是器质性心脏病,主要是心律失常疾病领域,认为心脏功能改变出现的相关性疾病,心脏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其中包括了心力衰竭、心肌病、冠心病。
二、结构性心脏病如何治疗?
(一)经导管缝合卵圆孔未闭
卒中患者病因探究发现与卵圆孔未闭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应该积极地采取闭合卵圆孔未闭治疗。目前针对性开展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器械封堵卵圆孔未闭,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探究发现金属器械植入体内之后,会带来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器械金属折断形成血栓,金属对于锌壁的磨损,金属器械植入都不能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经导管缝合卵圆孔未闭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在缝合器的基础上 改进而成,实施缝合操作过程中精确程度比较高,可以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的中心壁穿孔现象,而且导管尾端有独立操作的控制装置,并且在X透视下引导开展手术治疗。发现在可开展手术治疗之后,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随访效果比较好,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也会消失,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保障没有异物停留在心腔内。
(二)闭合卵圆孔未闭射频“焊接”治疗
治疗闭合卵圆孔未闭临床还会使用射频焊接的方式,手术治疗的作用原理是经导管在右房内使用射频能量,目的是达到将第一房间隔和第二房间隔准确地实现“焊接”,实现闭合卵圆孔未闭的目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射频导管装置,经食道超声和X线透视的引导干预下,用导管将第一和第二房间隔夹合。
(三)新型可吸收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该种方式需要借助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实现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目的,探究发现使用治疗器械材质属于镍钛合金,因此会存在金属成分较多,会导致出现异物反应、心壁磨损并发症,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主动脉穿孔,对于患者危险程度比较高。新型可吸收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应用就弥补了镍钛合金材质并发症较多的问题。可吸收的封堵器可以减少蛋白和细胞沉积,预防血栓效果比较好,该种治疗方案将是未来发展探究的方向。
(四)可吸收大血管支架应用
主动脉缩窄类型的疾病,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主要在于最佳治疗年龄的把控方面,婴幼儿在开展主动脉缩窄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存在不足,因此一般是需要在学龄后再行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技术发展应用,优化了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程度。近期出现的新型可吸收镁合金支架,解决了婴幼儿主动脉缩窄的患者过早植入大血管覆膜支架出现的再次血管扩张需要取出支架的问题,可吸收大血管支架应用治疗优化效果比较显著。评估发现对于利用可吸收大血管支架,在婴幼儿先天性肺动脉狭窄疾病中实施了应用,植入了一个镁合金可吸收的支架,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后完全恢复支架的降解程度也比较顺利。
(五)左、右心室流出道心肌性梗阻的射频消融治疗
结构性心脏病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遗传相关性,是目前年轻人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目前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案就包括起搏器植入治疗,但是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发症比较多,其中就包括导致出现起搏器综合征,射频消融治疗左、右心室流出道心肌性梗阻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可以避免开展外科手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